课件编号11726076

第1课 我的纪念册——初识“WPS演示”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25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206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课,我的,纪念册,初识,WPS,演示
  • cover
第1课 我的纪念册———初识“WPS演示”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第三册第一课,主要学习内容是认识“WPS演示”的界面,学会新建演示文稿、添加幻灯片、分页插入图片、应用“主题”、放映幻灯片等的操作。教材编写主要以制作“我的纪念册”为主线,将这些知识点串起来,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新知。本课的主题选取关系到整个单元主题及素材的选用,将为以后的课程做好铺垫。 二、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为六年级学生,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学习了“WPS文字”和“WPS表格”,对于办公软件的界面较熟悉,并且能够熟练地启动、退出软件,熟悉新建和保存文件等操作。他们具有一定的信息加工和表达能力,并且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希望学习更多的技术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WPS演示”的功能与窗口的组成。 (2)会启动和退出“WPS演示”,保存文件 (3)会使用分页插入图片功能建立相册演示文稿、会添加么灯片并使用“主题”修饰演示文稿,放映幻灯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经历具有情境的演示文稿割作过程,在自主尝试、互动交流的学习活动中,认识窗口,掌握新建相、添加幻灯片、应用“主题”、放映幻灯片等操作方法。 (2)学会运用多媒体工具来呈现信息,提升运用计算机技术表达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自主探究和互动交流中,养成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 (2)通过制作“我的纪念册”,初步体验用计算机创作多媒体作品的过程,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演示文稿的新建 教学难点:主题的设计 五、教学策略 本课以“做中学”和“库伯学习圈”理论为指导思想,采用任务驱动法、范例教学法和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在数学中利用情境范例引出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完成任务,学习新知。本课以创建“我的纪念册”为活动主线,共设置了三个任务来开展数学。任务一是制作相册,让学生学会使用新建演示文稿、添加幻灯片、分页插入图片等操作制作相册,学习新知;任务二是美化相册,让学生学会使用“主题”功能修饰幻灯片及放映观看相册,现固新知;任务三是进一步完善相册,让学生学以致用,并将所学知识用于自己的演示文稿作品的创作中。 本课设计了“复习巩固———创设情境———明确任务———探究学习———学以致用———总结提升”六个环节来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到引导作用,鼓励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实践探究、小组互助互学等方法进行学习。 六、教学媒体 多媒体计算机室、教学广播软件、教学光盘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巩固 课前5分钟: 出示打字练习内容进行打学|练习,教师退视检查学生打字的姿势、指法。 点评练习情况。 技能练习。 听讲。 将技能训练融入课堂。 创设情境 1.创设情境: 光阴在苒。五年级的小学生活,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珍贵回忆。我们能不能用信息技术课上学到的方法,把这些因忆记录下来 2.展示范例1“多彩童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3.揭示课题: 板书:我的纪念册———初识“WPS演示” 1.思考并回答:可以用“画图” 软件、Word... 2.思考并发现问题:这个作品是用什么软件制作的?作品包括哪些内容 我要做这样一个作品需要准备哪些照片 3.听讲。 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本课的学习主题。 明确任务 范例展示,欣赏“多彩童年”作品。填写“作品分析表”中的“作品功能分析”和“待解决的问题”两栏。 巡视、观察、个别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互助。 展示学生填写的表格。并请学生说说所填表格的内容。 小结归纳作品分析表格内容。 1.聆听任务要求。 2.欣赏作品。并填写作品分析表格。 3. 聆听、思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