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784437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 唱歌 勇敢的鄂伦春|人教版 (1)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169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一年级,人教,伦春,下册,勇敢,唱歌
  • cover
《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一年级的小学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不同程度上带有幼儿的特征,其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行为上往往表现出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勇敢的鄂伦春》教学中,就充分体现了低年级的特点,音像结合,视听结合,创设学习意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在玩中学、在玩中乐、在玩中感受音乐的乐趣”。 【教材分析】 《勇敢的鄂伦春》是我国少数民族———鄂伦春民族的一首民歌,鄂伦春族居住在我国黑龙江省的黑河、大兴安岭和依春、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等地,他们能歌善舞,“鄂伦春”一语是其民族的自称,有两种含义:第一是山岭上的人们;第二是驯鹿的人们。 歌词充满着无比自豪的感情,语言朴实、简洁,表现了鄂伦春人雄健、骠悍的气质,他们骄傲地向人民诉说不惧严寒、不怕困难,肩负着巡逻、守护山林的神圣职责。歌曲为五声宫调式,由四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四小节,结构工整。旋律虽多为级进,却富有朝气和一往无前的精神,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似乎使人民听到了奔跑着的马蹄声,全曲由四个方整乐句构成一段体,每句又可分为两个乐节,和歌词的风格统一,使人们感到十分亲切。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唱唱跳跳,表现力和想象力都很丰富,但是感受力度变化和处理歌曲力度的能力还很弱。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还不错,但是部分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稍有差异。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因此,教师在课堂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力度变化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想像、表演能力、提高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素质。 【教学目标】 能用欢快的情绪、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通过学习歌曲感悟要爱护森林、爱护自然的美好愿望,并初步了解鄂伦春族。 通过衡拍律动游戏,初步建立二拍子的概念,掌握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读法,并能够通过歌曲表现。 【教学重点】 能够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通过旋律谱感受音的高低 2、柯达伊节奏读法训练转换为按节奏歌词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或口风琴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学生随《勇敢的鄂伦春》音乐伴奏进教室 师生问候 导入:2/4拍 衡拍律动 引导学生调整队形,在教师的带领下表现2/4拍衡拍律动。(围城圈坐下,左手手心向上,右手第一拍拍自己的左手,第二拍轻拍右侧同学的左手) 教师播放2/4拍歌曲《小蚂蚁》,师生齐唱复习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 教师用《勇敢的鄂伦春》的旋律创编歌曲。 师:老师今天有一首歌要送给你们,孩子们,你们听: 我 名叫|张老 师|同学 你们|好 - | 很 高兴|今 天|能认识 同学|们 - | 我们 一起|唱 歌|一起 玩游|戏 - | 你们 想要|加入 我的|音乐 课堂|吗 - || 简单介绍2/4拍 揭示课题 师:我们今天要来学习一首新的歌曲,歌曲名字叫做《勇敢的鄂伦春》。(鄂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生字,需讲解一下读音) 三、教授新课 (一)聆听感受 1、初听 师:我们一起运用刚才感受到的2/4拍的节拍规律,听一听这是不是一首2/4拍的歌曲。 2、复听 师:老师现在给同学们两个不同情绪情感的选项,一个是“欢快、自豪地”,一个是“缓慢、悲伤地”,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歌,跟哪一个选项更接近。 再听 教师出示旋律图形谱,引导学生用手指跟着音乐一起模仿图形谱画画,感受旋律走向。 旋律学唱 教师分句演奏旋律,学生用“la”模唱旋律。 教师完成演奏歌曲,学生用“la”完整模唱旋律。 歌词学习 观察课件(出示小马跑步的三张图片) 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三匹小马儿,大家仔细观察,小马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