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831381

2021-2022学年人教版 拓展模块 第六单元 18.《游褒禅山记》课件(25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3188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1-2022,PPT,25张,课件,游褒禅山记,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 他两度为相进行变法,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反对北宋初年浮华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散文遒劲清朗,直抒胸臆,每涉时弊,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词“一洗五代旧习”,风格豪放。 王安石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作。4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力主改革政治;16年后(1070年)拜相。 (1021~1068) 复习回顾“其”的用法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父”通“甫”,读fǔ,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一)、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_____) (二)、一词多义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 ②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③ 赢得生前身后名 ①有碑仆道 ②何可胜道也哉 道 ③策之不以其道 ④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 ⑤伐无道,诛暴秦 动词,指示其本名 动词,称名,命名 名词,名声 名词,道路 动词,说 名词,规律,方法 名词活用为动词,取道 名词,道义 ①何可胜道也哉 胜 ②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③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④射者中,弈者胜 ①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莫 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尽,完 禁得起 优美的 胜利 没有谁 不能 同“暮”, 一年将尽 课后第二题 由 文 至 (三)、古今异义词 十一、非常、至于、所以、学者 难句分析: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翻译: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寻思考得非常深入而无处不在。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翻译:我对于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尽呢! 古汉语判断句常见类型 一、.……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例: 1、 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2、子瑜者,亮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