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11897975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二单元4《人生的境界》 课件(24张PPT)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1703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2021-2022
,
PPT
,
24张
,
课件
,
人生的境界
,
单元
(
课件网
) 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 文体: 议论文 实用文体 哲学论文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阅读 实用文阅读 哲学论文思想性强 :在于移情易性,重在审美。 :在于获取信息,重在求真。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家的价值。40年代著《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以程朱理学结合新实在论,构建其“新理学”体系。建国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哲学论文思想性强,重在理解。 思考:冯友兰先生是根据什么来划分四种人生境界的? 筛选信息 答:是根据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觉解程度来划分的。 什么是觉解? 了解和自觉。可以具体理解为一个人对自己与社会、 宇宙的关系以及对自己所做事情意义的觉悟与理解。 四种境界的觉解程度和内涵是什么? 境界 觉解程度 为谁的利益 所做事意义 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 顺着本能或习惯,无觉解或不甚觉解 意识到自己 没有意义或少有意义 有功利意义 顺性而为 为自己的利益 筛选信息 你如何评价功利境界的人? 思疑思辨 四种境界的内涵 境界 觉解程度 为谁的利益 所做事意义 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 顺着本能或习惯,无觉解或不甚觉解 意识到自己 了解到是社会的一部分 没有意义或少有意义 有功利意义 顺性而为 为自己的利益 为社会的利益 筛选信息 有道德意义 “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 是否由此可以将其理解为义和利就绝对是对立的呢? 质疑思辨 四种境界的内涵 境界 觉解程度 为谁的利益 所做事意义 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 顺着本能或习惯,无觉解或不甚觉解 意识到自己 了解到是社会的一部分 不仅是社会还是宇宙的一员 没有意义或少有意义 有功利意义 有道德意义 有超道德价值 顺性而为 为自己的利益 为社会的利益 为宇宙的利益 筛选信息 语词理解 思考: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人现在就是的人:没有受过教育就如此的人,是自然人。 人应该成为的人:不断提高精神境界,成为道德境界的人和天地境界的人。 语词理解 哲学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哲学的具体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为什么哲学能帮助人到达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筛选信息 哲学的崇高任务是什么? 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 怎样实现? 筛选信息 怎样实现? 柏拉图的观点: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到了理智世界,也就到了天地境界。 筛选信息 “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句子理解 中国哲学家的观点: “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句子理解 既然已经说中国的哲学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为什么又说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呢? 答:此处未来的哲学是指世界未来的哲学。 作者认为,世界未来的哲学很可能走中国哲学的方向。这样,中国哲学就可能对世界哲学的重构有所贡献。 质疑思辨 1、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逻辑框架 总说 2、阐述人生四种不同的境界。 分说 总说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3、照应深化,如何解决哲学任务。 人生的境界 总 分 总 结构清晰、层层深入、思维缜密 筛选信息、质疑思辨,正确理解句子、语词,把 握逻辑框架,领会文章主旨或思想。 走进去、读懂它 哲学论文是理性的建筑 逻辑框架是建筑的结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古诗词诵读《雨霖铃(寒蝉凄切)》课件(共17张PPT)+教案(2025-04-23)
《威尼斯商人》课件(共28张PPT)+教案(2025-04-23)
《第六枚戒指》课件(共24张PPT)+教案(2025-04-23)
《鸿门宴》课件(共62张PPT)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上册)(2025-04-22)
《陈情表》课件(共44张PPT)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上册(2025-04-22)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