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912008

人音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雨花石》

日期:2024-06-1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215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雨花石
  • cover
《雨花石》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本课我所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卷网-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九册的第二单元中歌曲《雨花石》。这是一首旋律优美、深情的歌曲。是电视连续剧《红红的雨花石》的主题歌。歌曲以第一人称神情的抒怀了许多无名先烈为人民的解放事业默默的奉献。整首作品曲调婉转起伏。高潮在后半部分,音区的提高使音乐显得激情澎湃。歌曲短小精悍,抒情优美,表达了主人公淳朴而又高尚的心愿。歌中把殷红的雨花石比作是烈士们挥洒的热血,赋予雨花石以不屈的灵魂。 2、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雨花石》,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革命烈士为了人民利益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加深对先烈的敬仰,加深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2)、过程与方法: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能够感受歌曲雄壮神气的进行曲风格。 (3)、知识与能力目标: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学习掌握休止符,在歌唱中,能体会休止符的作用,能正确演唱前倚音,上波音 。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用自然、富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感受到革命先烈不惜生命的高尚品格,珍惜今天的生活。 难点:让学生认识休止符,在歌唱中能体会休止符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想象丰富。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和较为良好的欣赏习惯,能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体验出音乐情绪的变化,能主动参与综合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得到艺术的享受。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歌曲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最能表现他们的心情。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将音乐基本技能训练融于轻松、自然之中,使学生情趣盎然地去学习。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设计思路: 根据新课标理念,注重学生对歌曲的情感体验,培养其音乐的审美能力。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我“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基本理念,贯穿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强调并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内涵有一个整体把握,通过讲故事、了解歌曲相关信息等形式,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烘托了本课的音乐情境,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在欣赏活动中的情感以及表现欲,使学生和整个艺术作品产生了共鸣。 在新歌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以雨花石为主线,从而熟悉歌曲主旋律,这种教学设计,实施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 通过教学,使学生既能使用恰当的情绪演唱歌曲,又能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五、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美丽的石头,请猜猜它们的名字 (播放《雨花石》设计意图:为学歌曲做铺垫) 生:边听音乐边赏析石头图片 (雨花石) 师:这些美丽的雨花石都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在老师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名字叫做《红红的雨花石》,剧中主题歌的歌词朴实而形象。剧中描写了一位饱受苦难的贫苦孩子,在地下党员的帮助下,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的故事。 (二)、学唱歌曲 师:跟着老师的镜头,一起走!同学们,这里就是南京市有名的雨花台。然而,就是这么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却成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先后有近10万革命先烈在此惨遭杀害,新中国成立后,为缅怀先烈英灵,在雨花台修建了烈士陵园。 走进陵园,首先印入我们眼帘是一座巨型烈士群雕。孩子们,让我们走近群雕,一起瞻仰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 看!那戴着镣铐,蔑视敌人的工人;横眉冷对的知识分子;怒目圆睁的农民;临危不惧的女干部;咬紧牙,抿着嘴的小报童,身陷囹圄却充满胜利希望的女学生……我们知道,他们是成千上万革命先烈的代表,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种无私奉献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