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042854

人美版(北京) 二年级上册美术 第16课 农民画中的节日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543278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美,农民,教案,节日,中的,16课
  • cover
题 目 《农民画中的节日》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农民画中的节日》属于美术教学“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在本课教学中,我拟通过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及少数民族节日的文化风俗和习惯的基础上,通过多方位的感知体验和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分析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进而学会欣赏评述农民画,了解农民画人物造型生动、夸张,色彩丰富、鲜艳,图案装饰充满生活情趣的特点,进而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艺术的热爱为本课教学指导思想。《美术课程标准》中阐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是“关注文化与生活”,通过美术课程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价值观。《美术课程标准》在“欣赏 评述”学习领域内容说明中强调: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我将以上内容作为本课教学的理论依据,课程始终突出体现以理论(美术课程标准)指导实践(美术教与学的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人民美术-出卷网-共同编写的美术教材第三册第16课《农民画中的节日》,属于“欣赏 评述”学习领域中民族民间美术的学习内容。纵观整套教材,“欣赏 评述”领域民族民间美术系列课程包括第一册《乡情》《民间泥玩具》、第三册《三月三》、第六册《荣宝斋》《走进颐和园》、第七册《记写雁荡山花》《庄严的牌楼》《画家齐白石》、第八册《农家景》《北京的城楼》、第十册《黄河母亲》《画家徐悲鸿》、第十一册《一笑暖千家》《装饰色彩的魅力》、第十二册《吉祥图案》《美术学习回顾》。教材中同时还有与农民画相关的其他学习领域的民族民间美术课程,如第三册《节日里》、 第六册《画民间玩具》、第七册《快快乐乐扭秧歌》、第八册《走访民间艺人》《虎头装饰》、第九册《画门神》、第十册《动物装饰》、第十一册《风筝》《民间泥塑》、第十二册《吉祥图案》《走进收藏世界》《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因此本课对于“欣赏 评述”领域课程以及其他领域相关课程的学习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初步了解了民族民间美术作品,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农民画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分析农民画造型、色彩特点,感受作品生动艳丽的风格,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体会艺术是对生活的概括提炼和美化,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艺术作品欣赏评述的方法, 激发学生丰富的表现力、创造力,提升审美能力。同时,欣赏评述农民画,可以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教材中的图片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审美形象,帮助学生了解农民画,为学生开展欣赏评述活动提供丰富的艺术素材。教材共有两个页面,第38页上方呈现了三幅摄影作品,表现的是不同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的欢快场面,他们分别是傣族的泼水节,汉族的端午节和藏族的望果节。下方是三福农民画作品,《跳花灯》、《正月十五》、《六月六》。版面注重体现不同地区、民族节日活动的多样性。同时照片与绘画作品同处一个版面,有利于学生对比观察,感受绘画作品不拘泥于日常形象的表现,并将它进行艺术的提炼与加工。在本页的文字版块中,明确点出农民画的表现主题,提示欣赏评述的主要内容。右下角版块我爱探究一,是学生开展欣赏评述活动、表达直观感受的要点所在。第39页呈现了三幅农民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