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130327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4.1.1 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2524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下册,4.1.1,三角
  • cover
4.1认识三角形 第1课时 三角形的内角和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其基本要素,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集体协作学习的能力及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 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内角和定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关系的探究和归纳. 【教学难点】 三角形角之间的关系的应用.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1.如何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 2.如何表示一个角? 【教学说明】 复习与回顾学生以前学习的几何图形的概念、线段及角的表示法、线段的测量等知识,为认识三角形概念、表示法、三要素、边的关系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1:三角形的相关概念. 1.能从下图中找出4个不同的三角形吗? 2.与同伴交流各自找到的三角形. 3.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归纳结论】 三角形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4.三角形包含哪些元素呢?这些元素如何表示呢? 5.我们在前面学习了角、平行等,为了书写方便,使用了角、平行的符号.那么三角形可以用什么样的符号表示呢? 【归纳结论】 三角形的三要素: 边:(如图) 三边AB、BC、AC,也可以用a、b、c来表示. 顶点:(如图) 三个顶点,顶点A,顶点B,顶点C. 内角:(如图) 三个内角,∠A,∠B,∠C. 6.三角形的表示法: “三角形”用符号“△”,如图的三角形记作:△ABC(或△BCA或△CBA等). 注:顶点字母与顺序无关 【教学说明】 在提问学生的基础上,得出三角形的定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操作及交流的基础上,得出三角形的三要素及三角形的表示法. 探究2: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每个学生画出一个三角形,并将它的内角剪下,分小组做拼角实验,能否拼出一个或几个角的和为180°.为什么是180°.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有几种拼合方法? 开展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发现多?说理清楚.),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拼图,并说出理由. 【归纳结论】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教学说明】 学生通过动手拼图,总结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180°.能够加深理解. 探究3: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关系 1.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被遮住,只露出了一个锐角,你能判断出被遮住的两个角是什么角吗?小组内相互交流,每人的结果一样吗? 2.根据同学们讨论的结果可以知道,遮住的两个角可能是两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锐角.一个钝角一个锐角. 3.根据这些角你能给三角形分类吗? 【归纳结论】 三角形按角可分为: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4.通常,我们用“Rt△ABC”表示“直角三角形ABC”,把直角所对的边称为斜边,夹直角的两条边称为直角边.(如图) 5.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有什么关系?你能证明吗? 【归纳结论】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三角形三个内角中,锐角最多可以是( D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如图,图中共有 个三角形,其中以AB为一边的三角形有 ,以∠C为一个内角的三角形有 . 答案:5个; △ABD、△ABC、△ABE;△CBE、△CBA. 3.判断: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都小于60°;(×) (2)一个三角形最多只能有一个内角是钝角或直角;(√) 4.观察三角形,并把它们的标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锐角三角形( (3)、(5) ) 直角三角形( (1)、(4)、(6) ) 钝角三角形( (2)、(7) ) 5.在△ABC中: ①∠A=35°,∠C=90°,则∠B= 55°; ②∠A=50°,∠B=∠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