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165755

五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循环嵌套--安全交通灯(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1-1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83732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五年级,学期,信息技术,循环,嵌套,安全
  • cover
教学设计 课 题 《循环嵌套--安全交通灯》 年级 五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借助积木式程序设计语言,理解生活中的算法问题,并与程序语言表达的算法形成关联,在慧编程软件环境中深入挖掘课程内涵,以《安全交通灯》为学习研究主题,将程序设计与硬件神经元相结合衔接,结合学生发现学校周边路口交通灯时长问题,从生活实际出发引领学生理解程序的基本概念,感悟算法思想。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 生活经验:五年级的学生生活中对交通灯很熟悉了,但很少意识到可以通过交通灯时长修改来解决安全出行的问题。 知识技能方面:学生有了顺序结构的基础知识,学生们学习过硬件知识,但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从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方面设计) 1. 能结合交通安全知识,分析不同道路的交通灯颜色变换、时长设置的含义和意义,有意愿搭建软硬件环境模拟交通灯解决路口通行问题;(信息意识) 2. 能根据任务情境,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设计合理的交通信号灯解决方案;了解程序编写步骤,能根据任务变化,功能提升,合理调整模块,完善恰当交通信号灯程序。(计算思维) 3. 利用电子文档、微视频课件等数字化学习资源,掌握神经元模块和编程语言对接,完成学习任务,通过数字化学习工具的使用,提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4. 在制作交通灯过程中,感知遵守公共规范、安全出行的意义。能用信息技术手段参与信息社会,合理设计解决方案表达观点,提高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社会责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循环结构的知识,掌握运用流程图形成解决问题的算法思维。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况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合理使用重复执行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策略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给学生树立技术是为人类服务的理念,本课以模拟制作时长合理的交通灯解决安全通行路口为主题,带领学生经历发现、探究、学习、问题解决、社会参与责任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等方式,创设情境,完成任务,解决问题。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硬件环境:信息技术教室、白板、神经元创意实验室套件 学习资源:慧编程软件、《神经元连接方法》微视频、《绿灯闪烁》帮助文档、《自定义LED屏》帮助文档、《交通灯基础版》帮助文档、任务单 七、教学过程(可以用嵌套表格呈现具体内容) (一)课前准备部分 用时 课前完成慧编程软件和硬件神经元连接的练习,学习了《让灯亮起来》,为这节课利用神经元多个模块的合理使用做好准备。 学习《让灯亮起来》后,布置课下活动为: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意见和建议发表在智慧校园中,让学生们去发现问题,为本节课改变交通灯时长的主题进行铺垫。 0分钟 (二)新课导入部分 用时 〖环节目标〗创设情境 发现问题 〖活动设计〗 上课伊始,教师出示课前布置调查活动收集的意,通过课前观察、学生谈亲身感受和集体观察路口视频,学生们发现,20秒时长,高峰时段无法通过路口,交通灯的时长设置不合理,如何保证安全通行路口呢,修改交通灯时长解决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学习主题:模拟制作时长合理的交通灯。 课前布置调查活动收集的意见 〖设计意图〗 通过课前任务的信息收集,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发现交通灯时长的设置不合理,引导学生可以通过修改交通灯时长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活动〗 谈通过路口的亲身体会,观看路口视频,从而找出发现的问题,希望通过改变时长来解决通行路口的安全问题。 2分30秒 (三)师生互动部分 用时 一、引导思考 自主探究 〖活动设计〗 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探索红绿灯时长为多少是合理的,受学生年龄认知和课时限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