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220792

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8单元《听: 一只鸟仔》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409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单元
  • cover
《一只鸟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台湾童谣《天黑黑》、《一只鸟仔》、《丢丢铜仔》 【教材分析】 《天黑黑》是一首台湾童谣,生动地讲述了阿公在天黑时扛着锄头去挖山芋,挖出一条大泥鳅,却因煮泥鳅的口味是咸还是淡而吵得不可开交,结果打破锅鼎的滑稽事。歌曲采用闽南方言演唱,其中“哐当叱当枪”的象声词和“哇哈哈”的笑声,引人发笑。 《一只鸟仔》是一首台湾童谣。歌曲为五声徽调式,四四拍,音域在九度内,全曲四乐句,每句两小节,节奏型几乎完全相同:X X︱XX XX︱XO XX︱XO O‖。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下行大二度移位,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变化重复,曲式属于典型的“起承转合”。下滑音、衬词、衬腔的运用,使得歌曲显得非常风趣,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诙谐的风格。全曲统一、完美,形象地表现了孩子们天真、可爱、纯洁的性格以及热爱家乡、大自然的真挚情感。 《丢丢铜仔》原为流传于宜兰及其附近地区的曲调,后来就以宜兰为名,称为“宜兰调”。最初表现的是:二百多年前,山路上交通不便,伐木者为了从北部山区的宜兰运送木材到台北盆地的淡水,便将木材绑成木排,放在河里顺水西行。在从淡水回家的路上,他们边走边唱,唱成了这首歌。歌中的‘丢丢铜’是象声字,模拟他们经过的山洞里滴水落地的声音。后来,火车从台北通到宜兰,运送木材再也不必经过河道的急流险滩了。这首歌遂在流传中改成了一首表现孩子们迎接火车进山的欢快歌曲。歌词虽然完全改头换面,但是原来的轻快旋律和诙谐衬字依然保存了下来。是流行在台湾和福建闽南一带的民歌,两百多年前,顺水路运送木材的工作在返回宜兰的路上,常常唱着这首歌走过山洞。“丢丢铜仔”的意思是模仿山洞里的滴水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亲切、跳跃的声音和生动有趣的神态来表现歌曲《一只鸟仔》,并了解和学习下滑音的唱法。 2、通过听赏、歌唱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台湾童谣的诙谐风格和方言特色。 3、能设计简单的固定节奏型参与伴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表演《一只鸟仔》 2、衬词的认识及下滑音的学习 3、感受台湾民歌浓郁的地方色彩 【教学准备】 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欣赏《天黑黑》,介绍台湾,引入主题。 8分 1、课前音乐:《天黑黑》 2、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3、师:你知道这首《天黑黑》是哪个地方的童谣吗?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师:这首《天黑黑》是一首经典的台湾童谣,伴随了很多代台湾小朋友的童年。今天我们就随着这首歌曲走进台湾,了解一下台湾童谣。 4、介绍台湾 师:你们了解台湾吗?(指生回答) 师:“台湾是我国的一个岛屿,与福建省隔海相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虽然很小,但却是个宝岛,岛上物产丰富,景色怡人。那儿有雄伟的台北101大厦;有柔软沙滩的澎湖湾;有风景秀美的日月潭和阿里山。你听,从阿里山传来了什么声音? 5、模仿鸟鸣 师:台湾人喜欢亲切地叫他们鸟仔,你可以用一些象声词来模仿一下鸟仔的叫声吗? (啾啾,噘噘,咕咕) 二、欣赏《一只鸟仔》(女声独唱) 15分 1、师:你们模仿的鸟叫声真是惟妙惟肖。老师想给你带来一首歌曲,一起来感受一下它的情绪吧。(师范唱一段普通话一段闽南语) 师:歌曲的情绪是欢快活泼、幽默风趣的。第二段老师也用闽南语演唱的。 2、再听歌曲,介绍歌曲内容 师:刚才老师唱的是这首台湾童谣《一只鸟仔》的第一段歌词,接下来我们完整来欣赏一遍,感受一下哪些歌词你觉得最有特色。 师:“伊都”是一个衬词,没有实际的意义。哮啾啾,撬一下撬,丢丢铜仔等都是很有台湾特色的象声词。歌曲中四段歌词,每段都描写了一种动物,分别是鸟仔、水鸡仔、鸡母仔、鸭咪仔,采用了象声词和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