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222495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 4 《人生的境界》 教案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318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021-2022,学年,人教,中职,语文,拓展
  • cover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哲学的相关定义及任务等 2.明确冯友兰先生划分人生境界的标准,弄清四大境界的区别 3.明晰自己现在所处的境界 4.立志向名人学习,努力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教学重点: 弄清四大境界的区别,努力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教学难点: 明晰自己现在所处的境界,立志向名人学习,努力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人生的境界》是一篇哲学方面的论文或随笔。那么,什么是哲学呢?(预设:看不懂的东西、深奥的东西) 政治课本中的哲学概念: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冯友兰先生关于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地反思的思想。 明确:反映出不同哲学家的不同理解、不同看法 二、整体感知 问:全文阐述的问题是什么? 明确:哲学的任务 问: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明确: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划出来) 三、深入探究 问:在冯友兰先生看来,什么构成人生境界? 明确: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划出来) 问: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标准对人生境界有不同的划分。有没有听过人生三境界? 明确:王国维《人间词话》: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是“立”,向往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是“守”,追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是“得”,顿悟 问:冯友兰根据什么标准划分了几个人生境界? 明确:觉解程度,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问:结合冯友兰先生的表述,用自己的话回答什么叫自然境界、什么叫功利境界、什么叫道德境界、什么叫天地境界 明确:自然境界:做任何事没有了解、没有觉悟,这事对他没有任何意义 功利境界:做事主要是为了自己 (提示:利己不一定损人) 道德境界:做事情考虑到社会利益 天地境界:自觉地为宇宙利益做事情 问:四种境界有无高低之分? 明确:有。“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是人应该要成为的人” 四、自我探析 问:现在的我们属于何种境界呢? 任务(每人在便利签上写下自己的愿望)整体反馈 小活动:随机抽取,读取愿望内容,判断其境界 小结:目前大多数人属于功利境界 五、寻找名人榜样 结合语文课本和课外阅读,以小组为单位,举出每个境界的两个典型例子 例:蔺相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寄语: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自勉,努力做一名对国家、对民族有贡献的读书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问:怎样达到道德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呢? 明确:通过哲学,觉解道德原理,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六、小结 哲学并不是为了让我们看不懂,它的任务在于帮助我们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 作业设计: 修改愿望 板书设计: 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