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马山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放马山歌》是流行于云南的一首著名山歌。歌词非常简朴,七言两句为一段,反映牧马人生活。音乐结构也很简练,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下乐句的曲调,是根据上乐句的音乐素材发展而成的,手法洗练。旋律简单,朗朗上口,吆喝声又别具特色,十分适合活力四射的学生学唱。还可以通过这首歌曲走进云南,走进山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云南,了解云南山歌,培养学生喜欢民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民歌,通过学唱《放马山歌》,并能结合歌曲的音乐情绪来演唱。 2、通过学习歌曲《放马山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云南,了解云南山歌的特点。 3、通过学唱《放马山歌》,培养学生喜欢民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认识什么是民歌。 2.通过学唱《放马山歌》,并能结合歌曲的音乐情绪来演唱。 教学难点: 1、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掌握附点音符和衬词的唱法。 2、启发学生用自然、优美的音色演唱歌曲。 教学方法: 示范法、启发法、欣赏法、律动法、讨论法 教 具: 课件、多媒体播放器、铃鼓、碰铃、响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程 学生随音乐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进入今天的课堂。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查找关于民歌的相关知识与作品,请各小组自主汇报学习成果。思考:什么是民歌?你知道的民歌有哪些? 师:民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动和斗争中口头传唱,不断加工而成的集体创作的成果,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教授新课 1、欣赏《放马山歌》 问:这首歌曲是哪个地方的?答:云南 2、问:大家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了解?(风土人情、著名景点等) 3、师:《放马山歌》是牧民上山放牧时唱的歌,是流传于云南的一首著名的山歌。 4、歌曲学唱 (1)听《放马山歌》,学生轻声跟唱。 师: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欢快、热情、豪放的情绪。 (2)分析作品 1.教师解释衬词“呜噜噜噜” 2.师:此歌曲中只出现了那几个音?生:1 2 3 6 师:充分体现了我国的五声调式 1 2 3 5 6 宫 商 角 徵 羽 3.你注意到这首民歌“一句比一句短”的结构特点了吗? 4.教师演唱歌曲谱子,让学生观察歌曲“鱼咬尾”的特点。 5.节奏练习 ×.× ××× ×××× ×××× ×.× × (3)用听唱法让学生跟音乐学唱。 师:学会吆喝衬词“呦哦”。“呦”字长一点、“哦”字要向上扬,甩出去唱。(学生在模仿时容易用假声捏着嗓子唱,可引导学生往腰间使劲,用上气息,想象自己骑在马背上身处大自然中的感觉。) (4)互动:老师唱歌词,学生唱衬词。 (引导学生注意老师的范唱,为接下来的学唱做准备。) (5)学唱:有感情地跟着老师学唱《放马山歌》。 (三)能力拓展 (1)表现:在歌曲的演唱中加入声势动作,为演唱加花添彩。(比如骑马、甩马鞭、拍膝盖等动作。) (2)引导学生用老师带来的教具(铃鼓、碰铃、响板等)为歌曲伴奏。 要求:一边演唱歌词一边加入自己设计好的伴奏,节奏型为同学们自己讨论创编的或利用之前集体练习的。 (四)布置作业 歌曲的前两段同学们都演唱的很熟,可三四段歌词还不够熟,课下同学们可以按照替换歌词的方法,把三四段的歌词演唱熟,把歌曲背唱过。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是民歌,并让我们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伟大,是他们创造了这么多好听的音乐,也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热爱我们的祖国。同学们也很了不起,学会了云南民歌《放马山歌》,了解到云南民歌具有欢快、热情、豪放的特点。以后有机会我们也到云南去,真正体验一下云南的民俗风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