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333046

2022-2023学年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14 群英会蒋干中计 教案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1576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022-2023,学年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
  • cover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辨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体会小说人物塑造的魅力。 【教学重点】识别和品味小说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形象塑造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教学方法】比较阅读,小组讨论,师生交流。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预习】归纳课文情节,阅读课文及《江表传》有关蒋干的史料,寻找历史小说与历史记载的异同等。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预习,我们梳理了《群英会蒋干中计》情节,今天来聚焦小说中的一个人物:蒋干。 二、小组讨论:蒋干人物形象在小说与史书中的不同? 1、学生齐读《江表传》选文(附后)。 2、分小组讨论:比较并分析有关蒋干描述的不同(重点寻找“同中之异”)。 师生交流,预设要点: 场景 《江表传》文本依据 《群英会蒋干中计》文本依据 登场 曹操“密下扬州遣之”;“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同乡 “言未毕,忽……”自荐“必要成功”“只消一童二仆,其余不用”;“乃九江人”“见为账下幕宾”;同窗 清高儒雅帅气 世俗谄媚,自负自夸 前往 “乃布衣葛巾,自讬私行诣瑜。” “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径到周瑜寨中。” 微服低调 自负轻率 见面 “瑜出迎之,立谓干曰;干曰” “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 低调简朴 自负自得 对话 叙旧设宴 “干愕然曰”“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 沉着冷静,从容应对 仓促紧张,平庸无能 设宴留宿 两次设宴(接风、饯行),留宿三日,瑜表忠心,“干但笑,终无所言” 一次盛大设宴(群英会),宴中观营,“蒋干惊愕,不敢多言”“面如土色”,留宿一夜且同榻而眠,偷书中计 机智精明,见机行事 无能无胆识,渐入圈套 结局 “干还,称瑜雅量而高致,非言辞所间” 回见曹操,“飞棹” 知人、自知,有胆识 急切邀功,轻信无谋 追问:小说为什么删去了外貌、才干介绍? 史书:相貌帅、有辩才、能识人 小说:骄傲自负、平庸无能(无胆识无谋略) 4、小结:名士形象 VS 小丑形象 历史真实 VS 虚构演绎 三、深入探讨:人物虚构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核心问题:为什么作者要把蒋干虚构成这般形象,丑化他的用意何在? 学生分组讨论,师生共同交流。教学过程之中,可从小说创作手法和创作意图两个角度去启发引导,并视情况分角色朗读相关语段。 创作手法角度 追问:蒋干中计,中的是什么计?这个计谋是否合理?有没有漏洞?这个计谋真正目的是什么?到底是谁中计? 预设要点: 蒋干为什么没有看出? 周瑜的四次“假装”巧补漏洞(装酒醉,装糊涂,装懊悔,装警惕)。 曹操为什么没有看出? 密信之妙(激怒曹操)、蔡张两人的惊慌表现、曹操的个性疑心重。 反间计的真相:看似蒋干中计,实则曹操中计。 小结:善于制造矛盾冲突,凸显人物个性,形象鲜明,通俗演义之精髓。 叶昼(明小说、戏曲评点家)评论:“周郎借蒋干以害蔡瑁、张允,此等计策,如同小儿,即非老瞒,亦自窥破,谓老瞒入其计中乎,绝无此事,但可入通俗演义中,以惊俗人耳。妙哉计也,真通俗演义也。” 2、创作意图角度 追问:丑化蒋干,仅仅是作者匠心独具、技法超群吗?还有没有更深层的意图? 预设要点: 丑化蒋干,反衬周瑜年少有为,足智多谋; 周瑜足智多谋,反衬曹操老奸巨猾———抑曹(创作意图)。 小结:艺术真实是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加以虚构创作,通过细节真实、逻辑严密使之合情合理,同时表达作者创作意图(儒家正统史观)。 总结 今天我们聚焦蒋干这个人物,读出了很多小说人物塑造的妙处。希望同学们继续深入品读《三国》,体味名著的魅力,感受古典章回体小说的严密精巧。 五、课后作业 1、拓展阅读《三国演义(毛宗岗点评版)》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相关章节。 2、比较阅读《三国志卷54·吴志09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与《三国演义》第44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