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 设计思路:本课我根据四“情”来设计,先从情境入手,过渡到理解戏曲的情绪,继续深入到对音乐的情感,最后升华到爱国的情怀。 教材分析:《这一封书信来得巧》是《定军山》中最为经典的一个唱段。唱腔字字清晰,干净利落,表现了老将黄忠刚强豪迈的性格,以及想出妙计后的喜悦和得意。其中“头通鼓”、“二通鼓”、“三通鼓”等一字一顿、丰富唱腔变化的同时,也表现了下达军令的严肃和不容置疑,另外,曲中多次使用虚词“呃”“那”,在老生唱腔中最为常见,不仅为了突出唱腔的板眼、增加其流畅性、抒情性,也是为了体现人物身份的至高和威严。 学情分析:《这一封书信来得巧》是传统的京剧唱段,学生对京剧的知识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国粹”“脸谱”上。又由于京剧这种艺术形式跟学生的生活距离很远,学生不会主动去接触。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就是要通过学习京剧常识,感受京剧的唱腔和身段表演等活动,引导学生走进京剧、了解京剧并且喜爱京剧。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聆听、演唱等实践活动中,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知识与技能:能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演唱《这一封书信来得巧》片段 3、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老生行当的唱腔、做京剧的身式体会歌曲的韵味体会(西皮流水)有板无眼的节拍特点。 教学重点:《会唱这一封书信来得巧》片段 教学难点:了解京剧常识;体会有板无眼的节拍特点,并能模仿、体验老生行当的唱腔韵味。京剧的身式 教学过程: 【导入】聆听《唱脸谱》课前播放《唱脸谱》 师:同学们知道刚才听到歌曲的名称吗?这首歌曲中融入了我国哪一种戏曲艺术? 生:唱脸谱,包含了京剧的元素。 师:关于京剧你们都知道哪些知识?我这里有一个京剧的宣传片,咱们一同来欣赏一下,并思考:京剧在形成、行当、唱腔及表演上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听音乐和看视频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来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视频找出答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新课讲授】 一、京剧介绍 1、京剧的形成: 2、京剧的行当: 3、京剧的表演(四功):(补充)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习称四功五法的四功,即指唱念做打四种技艺的功夫。 二、学习《这一封书信来得巧》 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京剧,下面我们就来聆听一段京剧。请同学们把书翻到42页 刚才这个选段来自《这一封书信来得巧》,是谭派老生代表剧目《定军山》中最经典的唱段。思考:属哪个行当? 剧中人名叫黄忠,是一名武将,属老生中的靠把老生,老生唱腔是京剧中最重要的唱腔,唱念都用本嗓(真嗓)。曲中多次使用虚词“呃”“那”,在老生唱腔中最为常见,不仅为了突出唱腔的板眼、增加其流畅性、抒情性,也是为了体现人物身份的至高和威严。 《定军山》故事简介 生:浏览剧情。思考:黄忠是怎样取得定军山胜利的? 师:用关公的“托刀计”腰斩夏侯渊,从而夺取定军山。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这个经典唱段《这一封书信来得巧》。 京剧的板式:板式即节拍,强拍为板,弱拍为眼,主要有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有板无眼,散板等板式。京剧唱腔的板式决定唱腔的节奏,西皮流水属于有板无眼类,一拍子,只有强拍,用中快速度演唱。下面老师也来唱一段西皮流水,请大家用为我击拍伴奏。 师唱《这一封书信来得巧》片段。 三、学唱《这一封信来得巧》 导言:唱念做打,唱首当其冲,说明唱功在戏曲中的重要地位。由于《定军山》是传统戏,因此唱段中有些字的咬字和发音较普通话要有一些改变。我们来找找看,用笔圈出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