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音乐花城版六年级上册第 2 课《月亮月光光》教学设计 【教学课型】 唱歌课 【教学年级】 六年级 【教学课时】 第 1 课时 【教材版本】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上册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提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亲身参与演唱、演奏等艺术实践活劫,并适当地运用观察、练习等方法进行模仿,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本课教学基于音乐核心素养,充分融入情感,通过教师竹笛演奏、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 并结合音画音像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歌曲内容、风格的理解,将情感贯穿始终。同时,发展学生的读谱能力,培养学生更富有感染力的演唱,使其享受到演唱带来的美的愉悦。 【教材分析】 《月亮月光光》是根据台湾童谣整理创编的一首儿童歌曲。旋律柔和优美, 勾勒出一幅月夜美景,充满乡土气息的歌词给人以亲切温馨之感,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展现在人们面前:月光下的农家、门外农田肥沃、院内花香扑鼻,月光照入房内,新被席、新帐、新床;月光照在桌上,桌上是儿童爱吃的三色糖。歌曲为 ( 1 / 6 ) ( 4 )五声宫调式,共 4 个乐句,每一句都以弱起小节开始,“4 X | X - XX XX | X — —|”的节奏贯穿始终,旋律以级进与跳进相间,波浪式地进行,形成了歌曲特有的风格,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因为有着多年的学习基础,他们的音乐兴趣取向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其音乐经验和音乐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和提高。因此,他们需要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从意志品质上看,他们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其自觉性明显增强,自我管理能力还有待增强。因此,音乐教育活动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美。 【教学策略】 通过欣赏教师竹笛演奏视频,创设月夜的宁静场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反复聆听、演唱等音乐实践活动,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去体验歌曲的亲切温馨之感。 通过边听音乐边划旋律线,直观生动地引导学生感受旋律连绵起伏的音乐特点,培养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 通过手拍四四拍的稳定拍,引导学生感受四四拍的音乐特点。 用家中的“小乐器”来模拟“三角铁”的敲击,鼓励学生在互动中主动参与、学习音乐。 通过欣赏古筝、闽南语合唱的视频,激发学生课后学习用闽南语演唱歌曲的兴趣,培养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律动、演唱等实践活动感受歌曲《月亮月光光》,初步了解台湾童谣风格,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童年生活的向往。 掌握四四拍弱起小节的节奏特点,能用轻柔、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表现歌曲,并初步尝试用闽南语演唱歌曲,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 能用身边的物品模仿三角铁音色为歌曲进行伴奏。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律动、演唱等实践活动感受歌曲《月亮月光光》,初步了解台湾童谣风格,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童年生活的向往。 【教学难点】 掌握四四拍弱起小节的节奏特点,能用轻柔、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表现歌曲。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自我介绍 同学们,大家好。歌曲导入 老师吹奏笛子全曲,生打节拍 今天的音乐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歌曲,请听老师用竹笛给大家演奏一段,同学们思考歌曲的速度和节拍是怎样的,听的时候记住要打节拍哦。 你听出来了吗,歌曲的速度是稍慢的,这是一首四四拍的歌曲。同学们还记得四四拍的强弱规律吗 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歌曲是稍慢的速度,不能太快哦,我们再来一次(老师现场示范)。二、新课教学 初步感受 完整聆听歌曲。通过打节拍,我们能感受到这是一首舒缓、轻柔的歌曲,这么优美的音乐究竟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呢?让我们完整聆听歌曲吧。 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一定能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