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15507

【综合复习】第8讲 一元一次方程 - 满分班(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4-06-17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5次 大小:8341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满分班,学生,分班,综合,一次方程,一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讲 一元一次方程 8.1等式与方程 等式 等式的概念: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 在等式中,等号左、右两边的式子,分别叫做这个等式的左边、右边. 等式可以是数字算式,可以是公式、方程,也可以是用式子表示的运算律、运算法则. 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那么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的数,结果仍相等. 如果,那么; 如果,那么. 注意:①在对等式变形过程中,等式两边必须同时进行. ②同时加或同时减,同时乘以或同时除以,不能漏掉某一边. ③等式变形过程中,两边同加或同减,同乘或同除以的数或整式必须相同. ④在等式变形中,以下两个性质也经常用到: 等式的对称性,即:如果,那么. 等式的传递性,即:如果,,那么(又称为等量代换). 移项: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方程 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它有两层含义:① 方程必须是等式;② 等式中必须含有未知数. 【例】据省统计局发布,2017年我省有效发明专利数比2016年增长22.1%,假定2018年的年增长率保持不变,2016年和2018年我省有效发明专利分别为a万件和b万件,则(  ) A.b=(1+22.1%×2)a B.b=(1+22.1%)2a C.b=(1+22.1%)×2a D.b=22.1%×2a 【例】设“●、▲、■”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如图(1),(2)所示,天平保持平衡,如果要使得图(3)中的天平也保持平衡,那么在右盘中应该放“■”的个数为(  )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练习】设x,y,c表示有理数,下列结论始终成立的是(  ) A.若x=y,则x+c=y﹣c B.若x=y,则xc=yc C.若x=y,则 D.若,则2x=3y 【巩固】新学期开学,两摞规格相同准备发放的数学课本整齐地叠放在讲台上,请根据图中所给的数据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一本数学课本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2)讲台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3)请写出整齐叠放在桌面上的x本数学课本距离地面的高度的代数式(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 (4)若桌面上有56本同样的数学课本,整齐叠放成一摞,从中取走18本后,求余下的数学课本距离地面的高度.   8.2方程的解 方程的解: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方程的根. 求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关于方程中的未知数和已知数: 已知数:一般是具体的数值,如中(的系数是,是已知数.但可以不说.)和是已知数,如果方程中的已知数需要用字母表示的话,习惯上用、、、、等表示. 未知数:是指要求的数,未知数通常用、、等字母表示.如:关于、的方程中,、、是已知数,、是未知数. 【例】方程,▲处被墨水盖住了,已知方程的解x=2,那么▲处的数字是(  ) A.2 B.3 C.4 D.6 【例】已知关于x的一次方程(3a+4b)x+1=0无解,则ab的值为(  ) A.正数 B.非正数 C.负数 D.非负数 【例】若y=4是方程﹣m=5(y﹣m)的解,则关于x的方程(3m﹣2)x+m﹣5=0的解是多少? 【练习】已知关于x的方程2(x+1)﹣m=﹣的解比方程5(x﹣1)﹣1=4(x﹣1)+1的解大2. (1)求第二个方程的解; (2)求m的值.   8.3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是,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注意:这里的“元”是指未知数,“次”是指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 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 最简形式:方程(,,为已知数)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 标准形式:方程(其中,,是已知数)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注意: 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最简形式或标准形式,所以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