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634474

湘艺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十一课 (演唱)如今家乡山连山

日期:2025-11-2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163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艺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十
  • cover
《如今家乡山连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会用欢快、自豪的情绪自信地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从歌曲中感受对家乡的爱以及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 2、通过听、唱、动等多感官体验,能初步完成二声部合唱;认识顿音记号,能用轻巧跳跃的声音演唱。 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与创编活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自信地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教学难点:能准确的完成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二声部合唱。 教学方法: 听唱法、体态律动、图谱教学、体验与模仿、合作学习等。 学情分析: 《如今家乡山连山》是三年级上册一首具有民族风格的儿童歌曲,它通过第一人称的手法,用甜美的旋律表现了儿童对自己家乡山村的热爱,同时也感受到了妈妈的爱;通过把谷垛比作山,来讲述和妈妈之间有趣的故事。歌词句句亲切,感人,音乐形象鲜明。2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用音乐互动问好 二.情境导入,二声部初体验 【创设情境】师:音乐总是能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有时像春雨滴滴答答敲打我们的心扉,有时则像风儿一样,吹过我们的面庞,同学们。听!风中传来了一串串悦耳的旋律。 (PPT出示两条旋律,分别是今天要学习的歌曲高、低声部的主干音) 1.将全班分为两组,分别进行高、低声部的主干音练习 (学生一开口演唱就要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发声方法,要求学生做到背挺直,嘴巴圆圆的,想好音高,小肚子用好气息,面带微笑,轻轻的把声音唱到头顶) 【创设情境】师:同学们唱的真动听,吸引住了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孩子和妈妈,她们用笑着唱歌的方式跟我们打招呼,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和妈妈是怎么样笑着跟我们互动呢? 2. 出示完整的高低声部,孩子的笑声是低声部,妈妈的笑声是高声部,进行二声部的初步体验与合作,学习顿音记号,声音唱的轻巧跳跃。 (在整个二声部体验中,用科尔文手势帮助教学,不断的调整学生的音准和演唱状态,达到初步完成二声部的效果) 3.出示课题,新歌教唱 (1)聆听与感受 【创设情境】师:你们的歌声真动听,小女孩和妈妈邀请你们去她们的家乡看一看。(PPT展示家乡的风景图)小女孩的家乡正是秋天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在忙着丰收。在这个美丽的秋天,小女孩和妈妈发生了一幕非常有趣的事情,让我们从今天要学习的歌曲中找到答案。 1. 初听歌曲,歌中的山指的是什么山?妈妈和孩子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出示PPT,视听结合。歌中的山指的是谷垛堆成的山,孩子拉着妈妈去看山结果逗着妈妈哈哈大笑,孩子也跟着一起欢乐的笑着唱着。) 2. 二听歌曲,学生用身体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欢乐,比较快的速度) 3. 三听歌曲,教师范唱,学生找歌中熟悉的句子,加入律动感受歌曲。 (二声部合唱熟悉) (2)歌曲教唱 1. 分声部,演唱熟悉的合唱部分。 2. 师生合作演唱,老师唱齐唱部分,学生唱合唱部分,带上律动。 3. 老师画旋律线演,唱高声部,学生感受旋律的走向。 (波浪形的旋律走向,高低起伏,就真的像谷垛堆成一座座的小山) 4. 师生一起画旋律线,老师演唱低声部旋律。 5. 教师分乐句教唱,对每一句的演唱进行很细腻的情感处理,让学生带上这种情绪把每一个乐句唱好。 6.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带上细腻的情感。 7. 学生跟伴奏,加入自己想表现的动作再次完整演唱歌曲。 四.音乐创造—即兴编创 1. 编创衬词演唱 如:家家谷堆堆得高(哇 ) ,如今家乡山连山( 太棒了) 2. 加入小型打击乐器演唱 (铃鼓、沙锤、三角铁) 五.完整表演唱(加入衬词和小型打击乐) 六.教师总结,下课。 【在情境中结束】师:同学们今天演唱的太棒了,孩子和妈妈都很喜欢听你们的歌声,希望你们以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