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827319

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2:1.2.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23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373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新课标,必修,1.2.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教学设计
  • cover
§1.2.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二》(人教A版)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课《§1.2.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三视图是空间几何体的一种表示形式,是立体几何的基础之一。学好三视图为学习直观图奠定基础,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由于三视图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对指导人们从事社会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这一内容也成了近几年新课程高考的一个热点。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过三视图的基本作法,但只要求能作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如长方体、正方体以及一些正方体的组合等,主要停留在形的认识上,而对于三视图的概念还不清晰。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只接触了从空间几何体到三视图的单向转化,还无法准确将三视图还原成实物模型。 对于三视图的学习,先用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接着用汽车设计图纸作引入复习回顾三视图,让学生体会作三视图刻画空间几何体的必要性,然后简单复习长方体的三视图,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建构,引出三视图的作图方法与规范要求。 三、设计思想 参照《新课程实施标准》,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实践以下两点: 1、教学中,通过对实物模型及多媒体课件所呈现的空间几何体(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变化)的整体观察,帮助学生认识其结构特征,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有关三视图的学习和理解。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启发性,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2、本节课是以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宗旨掌握数学知识、交流合作的模式发展数学能力、自主探究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为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环境里,积极参与、通过自己的观察,想象,思考,实践,主动发现规律、获得知识,体验成功。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①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巩固和提高有关三视图的学习和理解,进一步掌握三视图画法规则 ②能正确绘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能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 通过欣赏、观察各种投影,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② 通过学生作图、识图,培养运用图形进行数学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 通过绘制三视图,教育学生要多角度看待事物 ② 培养学生正确的画图习惯,养成一丝不苟的良好学风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绘制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教学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六、教学过程: 问题 师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创设情境温顾知新 活动一:通过苏轼《题西林壁》中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创设情境,自然引入新课:从不同角度看同一物体的视觉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出物体,可从多角度观看物体,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帮助学生复习回顾初中学的三视图:初中已学过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 用诗句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对初中知识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作图演示观察思考 活动二: 高中课本用投影的知识重新严格定义三视图的概念正视图———从前面向后面的正投影图,即是主视图侧视图———从左面向右面的正投影图,即是左视图俯视图———从上面向下面的正投影图探究长方体的三视图, 在三视图中标出对应长方体的长、宽、高,归纳三视图的画图原则:位置: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大小: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虚实:能看见的轮廓线和棱画成实线,不能看见的轮廓线和棱画成虚线. 在讲述三视图的定义时要注意把握正投影这个要点,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