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4173

2014《5年高考3年模拟》高考化学复习课件+2013年全国高考试题分类汇编文档:专题十二 电化学(2份,140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125916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4,文档,PPT,140张,2份,电化学
    专题十二 电化学 1.(2013课标Ⅰ,10,6分)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 6Ag+Al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答案 B 2.(2013课标Ⅱ,11,6分)“ZEBRA”蓄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多孔Ni/NiCl2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电池反应中有NaCl生成 B.电池的总反应是金属钠还原三价铝离子 C.正极反应为:NiCl2+2e- Ni+2Cl- D.钠离子通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 答案 B 3.(2013安徽理综,10,6分)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 CaCl2+Li2SO4+Pb。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Ca+2Cl--2e- CaCl2 B.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 C.每转移0.1 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 g Pb D.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 答案 D 4.(2013江苏单科,1,2分)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  )                      A.甲醇 B.天然气   C.液化石油气   D.氢气 答案 D 5.(2013江苏单科,9,2分)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下。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g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D.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 答案 C 6.(2013广东理综,33,17分)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形成化学观念,提高探究与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1)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并进行相关实验。 ①下列收集Cl2的正确装置是    。? ②将Cl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是    。? ③设计实验比较Cl2和Br2的氧化性,操作与现象是:取少量新制氯水和CCl4于试管中,                            。? (2)能量之间可相互转化:电解食盐水制备Cl2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设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 限选材料:ZnSO4(aq),FeSO4(aq),CuSO4(aq);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 ①完成原电池甲的装置示意图(见右图),并作相应标注。 要求: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 ②以铜片为电极之一,CuSO4(aq)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负极    。? ③甲乙两种原电池中可更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其原因是 ?  。? (3)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为减缓电解质溶液中铁片的腐蚀,在(2)的材料中应选    作阳极。? 答案 (1)①C ②HClO ③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的NaBr溶液,振荡,充分反应后静置分层,下层(有机层)呈橙红色 (2)① ②电极逐渐溶解变细 ③甲 Zn和Cu2+不直接接触,避免两种物质直接发生反应,从而避免能量损失,提高了电池效率,提供稳定电流 (3)Zn 7.(2013北京理综,9,6分)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见右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 B.通电使CuCl2发生电离 C.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2++2e- Cu D.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答案 A 8.(2013浙江理综,11,6分)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