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69958

8.1《荷花淀》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208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荷花淀,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
  • cover
《荷花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2.学习运用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分析小说的景物描写,体会它在刻画人物、表达主题上的作用。 2.通过生动传神的人物语言描写刻画水生嫂及其他女人的性格特点。   .    课时安排:第2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课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跟随“荷花淀”派作家孙犁走进了广阔的冀中平原一个美丽的地方———白洋淀,那里生活居住着勤劳、善良、智慧、深明大义的人民。我们熟读了课文,整体感知了文章的内容,明确了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细读课文,从景物描写、人物对话两个层面深层探究,体悟这些描写在刻画人物上所起的作用,进而领悟文章的主旨。 二、深入探究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一)学生浏览课文,找出景物描写的有关句段。   (二)学生自由发言,谈体会,教师点拨。    明确:本文的景物描写主要有三处。 1、第一处是荷花淀夜色的描写:“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皎洁的月光,凉爽的空气,干净整洁的院落,营造出宁静、明丽、和平的意境。在这优美的氛围中,水生嫂出场了,她坐在院子里编席子,“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开头的景物描写,为全篇营造了诗情画意的氛围,给人物的塑造设置了美好的背景,烘托了水生嫂勤劳淳朴、温顺善良的形象。为下文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要素,而且暗示了下文水生嫂由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成长为一名保卫家乡的游击战士。为揭示主题、推动情节合理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2、第二处是正午淀上风光的描写。“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时间快到晌午,水面上没有一只船,一望无垠的水面静得出奇,看不到一个人影,当然就看不到自家丈夫,这正表达了女人们的失落、惆怅和对丈夫的埋怨心理。眼前这种辽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出了这种情绪,但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也使她们受到感染,增强了排遣忧郁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欢笑起来,烘托人物心情由忧变喜,推动情节发展,以景写人,情景相生。 3、第三处是描写日光下的水乡风光。“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里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作者运用比喻写荷叶“密密层层”在阳光下“舒展开”,表现出荷叶无尽的生命力,写荷箭“高高地挺出来”,表现出荷花坚强挺立的气质;荷叶像铜墙铁壁,荷箭像监视来犯之敌的哨兵,表达白洋淀地区的英雄儿女保卫家乡的坚强意志与坚定决心。这段景物描写集花的妩媚的阴柔美与花的精神的阳刚美与一体,给人以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的感染。而在接下来的情节中,水生等区小队的队员就在这美丽的荷花淀中设伏,他们就隐蔽在打荷叶下,密密层层的荷叶、荷花成了保护战士最好的掩体,也成了歼灭来犯之敌的战场;战争胜利后,战士们“一人摘了一大片荷顶在头上,抵挡正午的太阳”,正是这种坚强的革命意志与积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体现。    (三)教师概括:    1、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 烘托形象 推进情节    2、作者在描绘优美景色时,用朴素清新的语言,营造诗一般的意境,这种对美的艺术追求,使得孙犁的小说具有一种含蓄隽永、意蕴深远的大家风范。这种风格影响到刘绍棠、丛维熙等一批河北作家,这个作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