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13872

5.3.1平行线的性质(第一课时)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444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5.3.1,平行线,性质,第一,课时,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题目 5.3.1 平行线的性质(第一课时) 总课时: 12课时 时间: 课标要求 了解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与平行两种,理解相交线、平行线、平移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会运用这些概念和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会用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熟练地画垂线、平行线及有关简单几何图形,逐步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 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几何语言,能够把学过的概念和性质,用图形或符号语言表示出来; 通过探索、猜测,进一步体会学会推理的必要性,发展学生初步推理能力;通过揭示一些概念和性质之间的联系,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体验数学活动的趣味性,以感受推理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开展探究性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乐于探索的热情。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本章主要内容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线和平行线,以及平移变换的内容。本章首先研究了相交的情形,探索了两条直线相交所成角的位置和大小关系,给出了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得出了“对顶角相等”的结论;并着重研究了相交的特殊情形———垂直,探索了垂直的性质,给出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接着研究了平行的情形,教科书首先引入了一个基本事实(平行公理),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两条直线平行的性质和判定,并给出了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还对命题以及命题的构成作了简单的介绍。最后研究了平移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利用平移设计图案和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目标 了解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与平行两种,理解相交线、平行线、平移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会运用这些概念和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会用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熟练地画垂线、平行线及有关简单几何图形,逐步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 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几何语言,能够把学过的概念和性质,用图形或符号语言表示出来; 通过探索、猜测,进一步体会学会推理的必要性,发展学生初步推理能力;通过揭示一些概念和性质之间的联系,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习重点 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用平行线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学习难点 能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混合应用. 学情分析 本章知识是学习线和角的继续,也是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基础,以后几乎所有几何图形的学习都用到本章知识。 教学方法 讲解,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引导探究。 教具器材 课件 第 8课时目标 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学生提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预习 学习策略 讲解,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引导探究。 学习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落实目标 导入新课 一、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现在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利用同位角相等,或者内错角相等,或者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三种方法.在这一节课里:大家把思维的指向反过来 观察写出 汇报 小组交流发现 汇报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解读探究 创设情境 检旧导入 环节一 二、实践探究 1.学生画图活动: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出两条平行线a∥b,再画一条截线c与直线a、b相交,标出所形成的八个角(如课本P21图5.3-1). 学生根据测量所得数据作出猜想.(1)图中哪些角是同位角 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2)图中哪些角是内错角 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3)图中哪些角是同旁内角 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平行线具有性质: 小组交流 尝试表述 小组合作尝试找出 展示汇报,评议、补充。 思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