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57913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3.3.3利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2670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版,七年级,上册,3.3.3,用去,分母
  • cover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 3.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第3课时 利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1.掌握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会将含有分母的方程化归成已经熟悉的方程,逐步体会化归的方法,掌握解方程的程序化方法. 3.会把实际问题建成数学模型,会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能将较为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逐步转化为x=a(a为常数)的形式,从而解出方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去分母”的方法,并能解这种类型的方程. 难点:探究通过“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归纳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刺绣一件作品,甲单独绣需要15天完成,乙单独绣需要12天完成. 现在甲先单独绣1天,接着乙又单独绣4天,剩下的工作由甲、乙两人合绣.问再合绣多少天可以完成这件作品? 本问题涉及的等量关系有: 甲完成的工作量+乙完成的工作量=工作总量. 因此,设工作总量为1,则甲每天完成工作总量的,乙每天完成工作总量的. 如果剩下的工作两人合修x天就可完成,那么甲共修了(x+1)天,完成的工作量为;乙共修了(x+4)天,完成的工作量为. 根据等量关系,得. 这个方程和我们前面求解的方程的最大区别是它含有分母.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种方程的解法. 探究新知 探究点一 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解方程:. 方程两边都乘60,得 . 即4(x+1)+5(x+4)=60. 去括号,得4x+4+5x+20=60.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9x=36. 方程两边都除以9,得x=4. 根据下面例题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例1】解方程:(x+14)=(x+20). 【解】(方法1)去括号,得x+2=x+5.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x. 两边同除以(或同乘以),得-28=x, 即x=-28. (方法2)去分母,得4(x+14)=7(x+20). 去括号,得4x+56=7x+140.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x=84. 两边同除以-3,得x=-28. 学生解完方程后,回答: 【问题1】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问题2】方法2是如何把方程中的分母化去的?依据是什么? 【问题3】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 (1)方法1是我们已经学过的,按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的步骤来解的;方法2是先去分母,再按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的步骤来解的. (2)方法2将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3)方法2比较好,去分母后,不再涉及分数计算,不易出错. 探究点二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等步骤,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化成x=a(a为常数)的形式. 步骤说明: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 基本步骤注意事项依据去分母防止漏乘(尤其没有分母的项); 注意添括号等式的性质2去括号注意符号;防止漏乘去括号法则 或分配律移项移项要变号;防止漏项等式的性质1合并同类项系数为1或-1时要注意合并同类项法则未知数系数化为1分子、分母不要颠倒了等式的性质2 新知应用 【例2】解方程:. 【解】去分母,得 12x-2(10x+1)=3(2x+1)-12, 去括号,得 12x-20x-2=6x+3-12, 移项,得12x-20x-6x=3-12+2, 合并同类项,得 -14x=-7, 两边同除以-14,得x= . 【例3】解方程:. 【解】原方程可化为-=3, 去分母,得 5(10x-20)-2(100x+100)=30, 去括号,得 50x-100-200x-200=30,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50x=330, 两边同除以-150,得x=. 课堂练习 1.方程去分母正确的是( ) A.3-2(5x+7)=-(x+17) B.12-2(5x+7)=-x+17 C.12-2(5x+7)=-(x+17) D.12-10x+14=-(x+17) 2.将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12,得_____. 3. 当x=_____时,代数式的值比的值大2. 4.小明在解方程时,不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