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976769

4 人生的境界 教案 2022-2023学年中职语文人教版拓展模块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280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生的,境界,教案,2022-2023,学年,中职
  • cover
人生的境界 【教学目标】 1.促进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明白在做平常事情的时候也应有精神追求的道理,努力使自己从一个自然的人变为一个有道德境界的人。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大意。 3.认真理解文中语句的含义,并深入探究。 4.体会学者散文(随笔)的写作特点:思路明晰、内容丰富、说理简明、语言平实。 【教学重点】 联系现实生活解读人生的四种境界,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深化并丰富对人生境界的认识。 【教学难点】 对文中哲学术语或哲理性语言的理解。 【教学方法】 导学法:教师通过引导制定学案,通过自己对教材的独特理解、个性的驾御和科学的训练,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堂学习方式主要运用合作式阅读理解,教师是学长,引导学习并适当点拨。课外延伸学习以个人探究为主。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文解析】 本篇课文属于学术随笔,学术味较重,时代感、可读性与针对性相对不足,学生学习很难产生浓厚的兴趣。但课文有其思想价值,有助于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认识,能引发中学生对人生意义的独立思考。课文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含金量,学习它有助于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陶冶。课文的题目又是“人生的境界”,这对于开始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高三学生来说,也是颇有吸引力的。特别是关于人生的四种境界说,相信学生在学习中会引起共鸣,产生联想。基于此,这篇课文的教学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展示才智的平台。这篇课文在教学设计上要把握的原则就是深文浅教,要想方设法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具体做法就是,尽可能地抓住课文的紧要处、精彩处与学生的共鸣点、兴奋点相交汇的地方作为教学内容。教师设置几个通道,使学生透过课文繁难的、深奥的说理处能联系实际,从而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实交融起来,这样就有了亲切感,具体感。披文以入情,不能空泛地分析课文内容,而要引导学生借助于课文语言走进课文,这样就更要选好教学的切入点,点准穴道,实现一穴得气,百穴皆通。因此在教材的处理上,就要注重让学生对课文整体把握,不必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试图弄清文中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的意义,势必要造成少慢差费。事实上课文中有些东西,需要穷其一生的经历来体验。因此在深文浅教的原则下,不必花用大量的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形成一套自己的人生哲学;我们接受它的启发,在它的指导下调整自己。通过它,我们安排自己的生活;通过它,我们把自己展示在世人面前。一个人的人生哲学,是很容易被别人所窥知的,不可能一直隐藏着不为人知;他的谈吐,他的眼神,他的仪表,都会泄露其中的秘密。这就像花的芬芳,虽然肉眼看不见,却马上可以察觉到。(师):那么作为人都会有着怎样的人生哲学呢?让我们到《人生的境界》中寻找答案。(冯友兰先生头像及本篇课文的课题) 二、整体初读,制定“学案”。 本课学习要掌握哪几个目标,通过什么方法来达成?延伸学习和探究的方向是什么? 1.能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能理清全文的段落层次,能说清全文的结构特点。 2.能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3.能充分展开联想联系实际和其他方面知识具体理解“人生四种境界”说。 4.课外延伸能针对个人的学习实际。师生共同商量制订“学习卡片”的几个栏目:知识积累、弱水一瓢、含英咀华、让我心跳、浮想联翩、有疑不解、挑战方家等,完成“学习卡片”中的一个子栏目。 三、归纳提要 1.请找出全文的主旨句以及相关重要的句子。 教师适时提示:本文的标题是“人生的境界”,其实它只是文章的一部分内容,并非文章论述的主要问题,如果循着它去找主旨句,并以此为标准来划分段落结构,就会走入误区。其实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讲中国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