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03198

2013年全国中考数学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续69套26专题)专题26:综合问题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8060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2013,综合,69套,年全国,汇编
  • cover
2013年全国中考数学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续69套26专题) 专题26:综合问题 江苏泰州锦元数学工作室 编辑 一、选择题【版权归江苏泰州锦元数学工作室邹强所有,转载必究】 14. (2013年四川资阳3分)如图,抛物线y=ax2+bx+c(a≠0)过点(1,0)和点(0,﹣2),且顶点在第三象限,设P=a﹣b+c,则P的取值范围是【 】 A.﹣4<P<0 B.﹣4<P<﹣2 C.﹣2<P<0 D.﹣1<P<0 【答案】A。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分析】∵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a>0。 ∵对称轴在y轴的左边,∴<0。∴b>0。 ∵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2),过(1,0)点,代入得:a+b﹣2=0。 ∴a=2﹣b,b=2﹣a。∴y=ax2+(2﹣a)x﹣2。 把x=﹣1代入得:y=a﹣(2﹣a)﹣2=2a﹣4, ∵b>0,∴b=2﹣a>0。∴a<2。 ∵a>0,∴0<a<2。∴0<2a<4。∴﹣4<2a﹣4<0,即﹣4<P<0。 故选A。  15. (2013年四川南充3分) 如图1,点E为矩形ABCD边AD上一点,点P,点Q同时从点B出发,点P沿BE→ED→DC 运动到点C停止,点Q沿BC运动到点C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s,设P,Q出发t秒时,△BPQ的面积为ycm,已知y与t的函数关系的图形如图2(曲线OM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则下列结论:①AD=BE=5cm;②当0<t≤5时,;③直线NH的解析式为;④若△ABE与△QBP相似,则t=秒。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为【 】 A. 4 B. 3 C. 2 D. 1 【答案】B。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双动点问题,矩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待定系数法的应用,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类思想的应用。 【分析】根据图(2)可得,当点P到达点E时点Q到达点C, ∵点P、Q的运动的速度都是1cm/秒, ∴BC=BE=5cm。∴AD=BE=5,故结论①正确。 如图1,过点P作PF⊥BC于点F, 根据面积不变时△BPQ的面积为10,可得AB=4, ∵AD∥BC,∴∠AEB=∠PBF。 ∴。 ∴PF=PBsin∠PBF=t。 ∴当0<t≤5时,y=BQ?PF=t?t=。故结论②正确。 根据5~7秒面积不变,可得ED=2, 当点P运动到点C时,面积变为0,此时点P走过的路程为BE+ED+DC=11,故点H的坐标为(11,0)。 设直线NH的解析式为y=kx+b, 将点H(11,0),点N(7,10)代入可得:,解得:。 ∴直线NH的解析式为:。故结论③错误。 16. (2013年四川绵阳3分)把所有正奇数从小到大排列,并按如下规律分组:(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现用等式AM=(i,j)表示正奇数M是第i组第j个数(从左往右数),如A7=(2,3),则A2013=【 】 A.(45,77) B.(45,39) C.(32,46) D.(32,23) 【答案】C。 【考点】探索规律题(数字的变化类)。 【分析】先计算出2013是第几个数,然后判断第1007个数在第几组,再判断是这一组的第几个数即可: 2013是第=1007个数, 设2013在第n组,则1+3+5+7+…+(2n﹣1)≥1007,即≥1007,解得:n2≥1007。 当n=31时,n2=961<1007;当n=32时,n2=1024>1007. ∴第1007个数在第32组。 ∵第32组的第一个数为:2×962﹣1=1923,∴2013是第32组的=46个数. ∴A2013=(32,46)。故选C。 17. (2013福建福州4分)A、B两点在一次函数图象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两点的坐标分别是,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考点】点的坐标,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分析】如图,根据,知, 故选B。 18. (2013福建龙岩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0,2),B(0,6),动点C在直线y=x上.若以A、B、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答案】B。 【考点】单动点问题,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坐标与图形性质,分类思想的应用。 【分析】如图,AB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y=x相交于点C1,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