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038233

苏少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新疆之春

日期:2024-06-1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179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苏少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
  • cover
教学内容:欣赏《新疆之春》 小提琴独奏 教材分析: 乐曲由马耀先、李中汉作于1956年。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族民间音乐风格和奔放热情的性格特征。 为单三部曲式。第一部分的主题强劲有力,并以装饰音镶嵌的二分音符长音起始,音乐逐渐分裂,转入以跳弓演奏的活泼跳跃节奏音型,继而出现流畅华丽的连弓奏法。中段先后转至D大调与原调性A大调,在双弦上演奏舞蹈性节奏的旋律,以表现人们跳起欢乐的手鼓舞的情景。音乐进入高潮后,突然引入一段以左手拨弦、和弦音型以及快弓奏法交替出现的华彩乐段,然后进入主题再现的第三部分。曲尾出现三小节以核心音调材料构成的慢速尾奏,小提琴与钢琴同奏一个强有力的和弦,干净利落地结束全曲。该曲曾被改编为重奏、齐奏、管弦乐和民乐合奏等多种器乐曲形式。 乐曲奔放流畅,潇洒自如,具有鲜明的维吾尔民族音乐风格,反映了解放后新疆人民欢欣、酣畅的生活情趣。也是大家较为熟悉的一首优秀作品。 学情分析: 由于这首乐曲较短,欣赏可以采用先完整欣赏,再分段欣赏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时模仿简单的新疆舞的动作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体会新疆音乐的风格特点。在欣赏教学里,让学生模仿小提琴乐器的演奏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乐器演奏各种技巧对表现的音乐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认真聆听并感受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的音乐情绪及意境。 2、了解乐曲曲式结构学习演唱乐曲第二部分的音乐主题。 3、了解新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及他们的精神风貌。 重点: 了解乐曲曲式结构学习演唱表现乐曲第二部分的音乐主题。 难点: 音乐情绪的变化及其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响资料 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 、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精彩的歌舞表演,它是一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歌曲。请同学们认真听赏,想想这首歌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它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情绪感受 欣赏,组织学生讨论 分析歌舞表演中新疆维吾尔族的元素 移颈 托帽 耸肩 长辫 四角或六角帽 音乐元素 西瓜 哪大又甜哪 得出结论:新疆维吾尔族 2、欣赏视频 新疆是个好地方 结合上一过程中提到的新疆民族元素,引导学生喜爱新疆,欣赏具有浓郁异域风情的风光,感受新疆人民的热情豪放 三、新授 导入:新疆是歌的故乡,舞的海洋,但无论是歌还是舞,它们都离不开动听的音乐,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 1、 欣赏 录音 可用一些新疆舞蹈动作来感受音乐,如托帽 翻腕 移颈 耸肩 2、 回答问题 A 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B 结构是怎样的 3、再次欣赏 视频 通过欣赏小提琴演奏家的精彩表演,感受的维吾尔族民间音乐风格和奔放热情的性格特征 4、简介作品新疆之春 作于1956年。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族民间音乐风格和奔放热情的性格特征。 为单三部曲式。第一部分的主题强劲有力,并以装饰音镶嵌的二分音符长音起始,音乐逐渐分裂,转入以跳弓演奏的活泼跳跃节奏音型,继而出现流畅华丽的连弓奏法。中段先后转至D大调与原调性A大调,在双弦上演奏舞蹈性节奏的旋律,以表现人们跳起欢乐的手鼓舞的情景。音乐进入高潮后,突然引入一段以左手拨弦、和弦音型以及快弓奏法交替出现的华彩乐段,然后进入主题再现的第三部分。 分段欣赏 总结归纳:A+B+A的三部曲式结构,结合第二单元欣赏柳琴独奏《春到沂河》,帮助学生更好掌握三部曲式乐曲结构的分析。 5表现音乐主题2 同学们对这首乐曲的两个主题有了一个初步印象,现在我们就以主题2(表现人们载歌载舞的音乐)来和新疆人民一起歌颂春天的到来。 学唱歌谱 5 1 2 ︱ 3 4 3 ︱ 2 1 2 3︱ 2 2 ︱3 4 3 2︱1 1 ‖ 介绍新疆手鼓节奏特色的切分节奏。 学习用声势动作来表现 请声势动作掌握得较好的同学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