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124759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三单元 歌剧《白毛女》选段 教案

日期:2025-09-20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168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
  • cover
《白毛女》选段 关于戏剧 《白毛女》是戏剧这一章节的第一篇作品,阅读戏剧的内容提要,了解本章需要了解的文学常识,明确《白毛女》的地位,它堪称工农兵戏剧文学的开山之作,它对工农兵的戏剧文学产生了根本性和整体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和学习歌剧剧本《白毛女》。 音乐欣赏《北风吹,红头绳》 设置问题,这首歌曲的基调是什么?并且仔细倾听唱词,了解这幕歌剧的主要情节。 这首歌曲主要出现在歌剧的第一幕中,总体来讲,节奏是十分欢快的,描绘了一个那经典的杨白劳给喜儿扎红头绳的画面,特别温暖和感人,随后故事的发展就由喜转悲了。 了解《白毛女》 在晋察冀边区某地,盛传一个“白毛仙姑”的传说,一个浑身毛发皆白的“仙姑”,经常在村头的奶奶庙“显灵”———把人们送到奶奶庙的供品吃得一干二净。当地老百姓因此各个心惊胆战,每逢初一、十五都定时到奶奶庙烧香上供,乞求“白毛仙姑”保佑一方平安。抗日战争爆发后,共产党、八路军来到这里,一位八路军区干部是无神论者,不信邪,一天夜里在人们烧香上供走后,就带人守候在神坛暗处。当“白毛仙姑”来到庙中正准备拿走供桌上的食品时,八路军干部突然大吼一声:“你到底是人是鬼?” “白毛仙姑”大吃一惊,狂奔而逃,八路军干部紧追不舍,追到一个山洞里,发现是一个白发女子,怀里抱着一个婴儿。经询问得知,这“白毛仙姑”原本是一个农家少女,因长的好看,被恶霸地主逼死爷爷,强抢回家,不久又强奸了她,使她怀孕。但恶霸地主后来又厌弃了她,另娶新欢,还图谋害死她。她在别人的帮助下逃了出来,逃进山洞。由于终日不见阳光,又吃不到盐,所以毛发皆白,只能靠吃奶奶庙中的供品勉强度日。八路军区干部非常同情她的遭遇,并把她解救回来,从此她回到了人间,获得了新生。这就是《白毛女》的原版故事。 关于作者 本剧的作者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作家群。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焕之、向隅、陈紫、刘炽等作曲。其主题是“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采用中国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了戏曲音乐及其表现手法,并借鉴西欧歌剧的创作经验,是在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剧中的“红头绳”、“漫天风雪一片白”、“我说、我说”等,都是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 本剧的主题 歌剧《白毛女》作为“革命文艺”、“红色经典”,其主题的鲜明的政治性、革命性非常明确:它深刻揭示了“旧社会使人变成鬼,新社会使鬼变成人”的重大主题,明确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反压迫、反剥削、反恶霸地主的强烈愿望,真实再现了共产党、八路军领导人民翻身得解放的客观实际。正是这样一个鲜明的时代性主题,使得它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启发了广大民众的阶级觉悟。 简单介绍歌剧(特点、表现等) 歌剧除了具有一般戏剧的特点(即有人物、有情节、有集中和强烈的戏剧冲突)之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 歌剧是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有的歌剧只有歌唱,没有独白和对话;有的则是歌唱、独白、对话三者兼而有之,《白毛女》就是如此。 歌剧的特点 歌剧的特点,主要是以演员的歌唱来表现剧情、塑造人物,如第一场喜儿的几段唱词和第二场杨白劳的几段唱词就很好地起了这种作用。歌词的语言应是诗的语言,既要有节奏韵律,富有音乐性,又要深刻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歌剧中的独白和对话,往往是在演员歌唱之间,在音乐的伴奏之下,用吟诵的调子或插话的形式来进行的。在歌剧《白毛女》中,就是有歌唱、独白、对话三者穿插进行的,这样就让整个歌剧在三者兼有的情况下情节紧凑而且内容丰富,人物生动。《白毛女》剧中的独白和对话虽然在歌剧中居于次要地位,却是一种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