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做个养绿护绿小能手 粤教版 七年级上册 ———主题活动一 我为家园添点绿 教学目标 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总论点是如何提出来的 了解植树节的起源和发展、标志、主题。 了解网络植树。 初步掌握制订植树计划的方法。 开展植树、认养小树的活动。 明确参加植树造林,既是我们每一个公民要履行的义务,也是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福祉的具体行动。 新知导入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绿色生命是我们这个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知导入 2018年4月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挥锹铲土、埋入树苗、填实新土……习近平接连种下白皮松、西府海棠、红瑞木、玉兰、紫叶李。他一边和少先队员提水浇灌,一边询问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和体育锻炼情况,叮嘱他们要从小热爱劳动,培养爱护环境、爱绿植绿护绿的意识。 一、了解植树节 新知讲解 一、了解植树节 我国的植树节为什么定在每年的3月12日?这有什么故事呢? 从植树的季节考虑; 气候原因众所周知,我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年三月是万物复苏、植被生长的最佳季节。因此,在每年把3月12日定位植树节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个时候种植的树苗更容易成活。 为了纪念伟大的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新知讲解 一、了解植树节 我国的植树节为什么定在每年的3月12日?这有什么故事呢? 伟大的孙中山先生从小就喜爱植树,在他的故居至今仍生长着一棵已满百岁的檀香山酸豆树。这是1883年,年仅18岁的孙中山,千里迢迢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幼苗亲手栽种的,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终于成材。他还在许多著作和演讲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并且身体力行亲自植树。在伟大的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我国曾于1915年7月30日首次规定,每年清明为植树节。1925年3月12日,伟大的孙中山逝世后,决定将孙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以纪念他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新知讲解 一、了解植树节 1984年2月,中央绿化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国植树节标志,以提高中国植树节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方便民众有组织地参与绿化活动。 新知讲解 一、了解植树节 1.树形,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至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 2.“中国植树节”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年年植树,坚韧不拔的决心。 3.五棵树可会意为“森林”,由此引申连接着外圈,显示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新知讲解 一、了解植树节 植树节主题 2009年的植树节主题是: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2010年的植树节主题是:与大树在一起。 2011年的植树节主题是:追求绿色时尚,走向绿色文明。 2012年的植树节主题是:义务植树共建绿色和谐家园,植绿护绿共创省示范文明城市。 新知讲解 一、了解植树节 2013年的植树节主题是:深入开展造林绿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4年的植树节主题是:拥抱春天,播种绿色。 2015年的植树节主题是:美化环境,清新空气。 2016年的植树节主题是:许美好愿望、献绿色爱心。 2017年的植树节主题是:“气候、人类、社会” 2018年的植树节主题是: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中国。 植树节主题 新知讲解 一、了解植树节 年份 植树节主题 2009年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2010年 与大树在一起 2011年 追求绿色时尚,走向绿色文明 2012年 义务植树共建绿色和谐家园,植绿护绿共创省示范文明城市。 2013年 深入开展造林绿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拥抱春天,播种绿色。 美化环境,清新空气。 许美好愿望、献绿色爱心。 “气候、人类、社会” 履行植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