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40160

2.1浙江诗路行 第1课时 教案【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八上

日期:2025-11-22 科目: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14754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浙江,诗路,1课时,教案,科版,综合实践活动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八上 2.1浙江诗路行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浙江诗路行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 年级 八上 教材分析 浙江拥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更有“文化之邦”的盛名。“第二单元 行走浙江”共四个主题:分别是“浙江诗路行”“研学博物馆”“瓷器探秘” “家乡新农村”。旨在带领学生一起走进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探寻历史留给浙江的宝贵财富;一起去博物馆研学,开展考察探究活动,倾听历史和文物的细语;一起了解精美瓷器背后的故事,探究中国制瓷工艺的精进之路,感受火与泥结合碰撞的艺术;一起走进浙江的新农村,聚焦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发现家乡的新变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浙江,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去探讨学习,追寻梦想。本课题“浙江诗路行”为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八上“第二单元 行走浙江”第一个主题“浙江诗路行”:浙江诗路是山水美景与人文底蕴合而为一的文化集中地。本主题运用策划、求证、访谈、分析、设计等方法,在诗路上的古村落、古纤道上,追随诗人足迹,感受水运智慧,探寻浙江诗路的文化魅力和文化价值。第一课时(调研的准备阶段),教材设置了三个环节的内容:(一)瞭望台:以诗路的人物、诗路的名篇、诗路的遗迹、诗路的故事等作为主线,收集并了解更多诗路信息。关于“浙江四条诗路”,在本主题开篇部分教材已经给出相关图文,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引导学生读图、图文结合,分析并读取相关信息。“瞭望台”则是更进一步要求,通过学生自己搜索资料调查浙江四条诗路的相关信息,包括与诗路相关的人物、名篇、遗迹、故事等,完成表格;“资料链接”强调了“诗路”与“丝路”的不同;通过思考问题“浙江有诗路带,其他省市是否也有?中国的诗路带在哪里”,让学生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广阔的视野,同时也能树立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国家文化认同感。(二)问题树:利用“头脑风暴法”开展关于浙江诗路研究方向的问题梳理,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并集中分析,明确可以研究的课题。“小锦囊”教给学生问题归类的方法,“资料链接” :大运河诗路文化带推荐课题,给学生做参考。(三)方案表:教材P72给出“古村实地考察方案的制订”图,让学生通过此图初步了解本次研究方案的基本内容框架,然后再深入探讨、做计划、最终能够完成相关主题活动方案。工具箱给出《芙蓉古村实地考察》课题研究信息收集表,提醒学生在做方案前,需先对自己要研究的课题进行信息收集,这也是活动很重要的准备。 学习目标 1.价值体认:能从多角度对省域文化进行实地考察,在研学过程中了解浙江文化载体及其变迁,在行动中加深对浙江文化的了解,提升有意义的价值体验,增强国家文化认同感。2.责任担当:关注诗路文明,发现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考察探究浙江文化的问题意识。3.问题解决:利用“头脑风暴法”开展关于浙江诗路研究方向的问题梳理,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并集中分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4.创意物化:围绕浙江诗路相关主题制订契合的活动方案。 重点 围绕浙江诗路相关主题制订契合的活动方案 难点 了解浙江诗路相关信息,确定小组研究课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浙江省投资超3000亿建设四条诗路文化带,诗和远方等着你来教师提问:你知道视频中说的四条诗路指的是什么吗?(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和大运河诗路)教师:“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从晋代至清代,历代文人在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和大运河诗路四条诗路上留下无数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