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1700

导数的概念与运算[上学期]

日期:2025-09-21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1342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导数,概念,运算,学期
  • cover
导数的概念与运算 淮安市涟西南中学高三备课组2006.2.23 教学目标:理解导数的有关概念及其几何意义,掌握导数的运算法则.会求函数在某点处切线的斜率. 教学重点: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教学难点:导数的几何意义 一、知识梳理: 1.设函数在处附近有定义,当自变量在处有增量时,则函数相应地有增量,如果时,与的比 (也叫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有极限(即无限趋近于某个常数),我们把这个极限值叫做函数在处的导数,记作,即 理解:①函数应在点的附近有定义,否则导数不存在。 ②在定义导数的极限式中,趋近于0可正、可负、但不为0,而可能为0. ③是函数对自变量在范围内的平均变化率,它的几何意义是过曲线上点()及点)的割线斜率. ④是函数在点的处瞬时变化率,它反映的函数在点处变化的快慢程度,它的几何意义是曲线上点()处的切线的斜率。因此,如果在点可导,则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⑤导数是一个局部概念,它只与函数在及其附近的函数值有关,与无关。 ⑥若极限不存在,则称函数在点处不可导。 ⑦若在可导,则曲线在点()有切线存在。反之不然, 若曲线在点()有切线,函数在不一定可导,并且,若函数在不可导,曲线在点()也可能有切线。 2.如果函数在开区间内的每点处都有导数,此时对于每一个,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导数,从而构成了一个新的函数。称这个函数为函数在开区间内的导函数,简称导数,也可记作,即 == 理解:①如果函数在开区间内每一点都有导数,则称函数在开区间内可导。 ②导数与导函数都称为导数,这要加以区分:求一个函数的导数,就是求导函数;求一个函数在给定点的导数,就是求导函数值。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函数在点处的导数就是导函数在点的函数值.即=. ③求导函数时,只需将求导数式中的换成就可,即= 3.利用导数定义求函数的导数的一般步骤是: ①求函数的改变量。 ②求平均变化率。 ③取极限,得导数=。 4.①两个常用函数的导数:; ②导数的运算法则:如果函数有导数,那么 5. 切线的斜率 一般地,已知函数的图象是曲线C,P(),Q()是曲线C上的两点,当点Q沿曲线逐渐向点P接近时,割线PQ绕着点P转动. 当点Q沿着曲线无限接近点P,即趋向于0时,如果割线PQ无限趋近于一个极限位置PT,那么直线PT叫做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 此时,割线PQ的斜率无限趋近于切线PT的斜率k,也就是说,当趋向于0时,割线PQ的斜率的极限为k. 二、基础回顾 1.若函数的图象上一点(1,1)及邻近一点(1+Δx,1+Δy), 则等于 ……………………………………………………………………( ) A.4 B.4x C.4+2Δx D.4+2Δx2 2.若函数,则= 0 , .12 3.若,,则的值为 .1,-1 4. 已知曲线在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则 . 三、典例剖析 1.求与直线平行且与曲线相切的直线方程. 解: 设,,,又, ,∴切点为(1,1),∴切线为,. 2.设函数,求. 解: 3.(2004年高考重庆卷文科) 已知曲线,求过点P(2,4)的切线方程. 解:∵ P(2,4)在曲线上,当切点为P(2,4)时, , ∴过点P(2,4)的切线方程为; 当切点不是P(2,4)时,设切点为, 则,又(), ∴,即, 又,∴, 即,, ,,又 ∴∴切点为,∴过点P(2,4)的切线方程为. 综合得过点P(2,4)的切线方程为或. 4.若直线是曲线的一条切线,求实数a的值. 解:设切点为P(x0,y0),则 ,又,∴3x02=3.∴x0=±1. ∵切点既在切线上又在曲线上, ∴,. (1)当时,∴,, ∴a=-3 (2)当时,∴,∴a=1 综上可知,实数a的值为-3或1. 四、巩固练习 1.(2003年天津高考)设,曲线在点处切 处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 , 则P到曲线对称轴距离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2.(2004年全国3)曲线y=x3-3x2+1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 ) A.y=3x-4 B.y=-3x+2 C.y=-4x+3 D.y=4x-5 3.(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