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178658

25 诗词五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0-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10769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诗词,五首,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 诗词五首 基础过关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结庐(hú) 燕脂(yān) 花溅泪(jiàn) B.蓬舟(péng) 塞上(sài) 不胜簪(zēn) C.虚幌(huǎng) 谩有(màn) 抵万金(dǐ) D.折戟(jǐ) 殷勤(yǐn) 嗟日暮(jiē) 2.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D.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西晋诗人,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 B.杜甫,唐代著名诗人,被后人尊为“诗圣”,其作品主要反映了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C.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代。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D.“折戟沉沙铁未———和“提携玉龙为君死”中,“戟”和“玉龙”指的都是兵器。 4.根据提示正确默写诗句。 (1)《饮酒》(其五)中表达诗人心胸旷达、心境悠然的诗句是:_____, _____。 (2)杜甫的《春望》中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战火不断、家书珍贵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 (3)《雁门太守行》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突出将士们严阵以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 (4)杜牧的《赤壁》中表达诗人对战争成败的独特见解,并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 (5)《渔家傲》中“_____”一句写了云涛翻滚的壮美景象,“_____”一句表明词人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 能力提升 5.对《春望》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笔下沦陷后的国都长安是如此荒芜破败,“破”“深”二字触目惊心,残破的城池、草木杂生的春景,为全诗营造了荒凉凄惨的气氛。 B.面对荒芜破败的都城,诗人怎能不见花开而落泪,闻鸟鸣而惊心!“感时”“恨别”两词,凝聚着他为国事而伤怀的忧愁。 C.诗人曾因战乱而辗转避难,也曾困居长安,与家人音讯隔绝。战火平息后,他突然接到一封家书,获知了妻子儿女的音信,怎能不无比惊喜! D.白发疏稀难簪,是因为内心的愁苦焦虑难以排解,从国破家亡到自叹衰老,忧国、伤时、思家、自哀层层递进,感人至深。 6.阅读下面的古诗,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A.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写了诗人辞官归隐后的耕种生活及感受。前六句叙事写景,后两句议论言志。 B.三、四句既写出了诗人早出晚归耕种的辛苦,也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享受,从“带月荷锄归”即可感受到他内心的宁静和诗意。 C.诗歌两次写到了“草”,将“草盛”与“豆苗稀”、“道狭”与“草木长”对照来写,暗含了诗人对“草”影响庄稼生长的厌恶。 D.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归园田居”这一人生选择的坚定,他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7.阅读下面的诗歌,|答问题。(10分)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两首诗都是怀古诗,前诗涉及的历人物是_____,后诗中的铜雀台为_____所建。(2分) (2)两首诗议论战争成败之理,诗人分别提出了怎样的假设性推想 (4分) 答:_____ (3)两首诗观点不落窠臼,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4分) 答:_____ 8.班级要开展以“走近陶渊明”为专题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语文老师为本次专题学习提供了一个示例,请参照示例,确定专题学习内容,并策划自己小组的专题学习任务。 示例: 专题学习内容:陶渊明与酒 专题学习任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