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摇篮曲》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用柔美的声音深情地学会演唱《摇篮曲》,表现歌曲安静、温馨、甜美的情绪。 1、 能在听故事的活动中,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1、 通过学习,教育学生从小应体贴父母、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难点 1、 引导学生用“轻、柔、暗”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1、 掌握浮点音符、装饰音。 教学过程 一 课堂常规 1、随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 新课导入 1、分别播放夜晚声音、婴儿哭声、妈妈的摇篮曲声三种声音。 师:老师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音乐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好听的作品、听一个好听的故事、还有了解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你们有兴趣吗?不过在这之前,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三种声音,请同学仔细听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你能将这三种声音连成一件事吗? 生:(学生说一说)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那你们知道妈妈唱的是什么歌吗? 生:(摇篮曲) 2、简要介绍摇篮曲 3、谈话导入 师:想像一下躺在妈妈的怀里,听着摇篮曲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温馨)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妈妈的辛苦?想不想为妈妈也唱上一首摇篮曲,让妈妈也睡上一个好觉啊? 三 学唱《摇篮曲》 1、介绍舒伯特 (用《摇篮曲》伴奏进行配乐,并出示舒伯特画像) 2、 讲述舒伯特创作《摇篮曲》的小故事 师:一天,又冷又饿的舒伯特已身无分文。他不得已走进了一家饭馆,静静地坐在饭桌前,拿起了桌上的一份报纸看了起来……舒伯特看到了报纸上的一首小诗,感动得热泪盈眶。(师读第一段歌词) 2、 学唱歌曲 (1)体会歌词 师:你妈熟悉这首诗吗?(摇篮曲)。看到这首诗以后,舒伯特写下了一首动人的歌曲。他为什么感触这么大呢?他想到了谁 师:大家说的好。人在情绪最脆弱和身体最虚弱的时候,往往会想起自己的妈妈,想到躺在妈妈身边听着《摇篮曲》,天天地睡着的情景,因为梦里不再饥饿,不会有寒冷。妈妈会给舒伯特一切、一切…… (2)朗读歌词 (播放《摇篮曲》做背景音乐,师生共同有感情地朗读)。 (3)学生闭目聆听范唱,感受舒缓安详柔美的意境。 (4)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从音乐的速度、情绪、力度及演唱特点方面分析) (5)请同学们用动作、表情表现出来。 (6)跟琴轻声划拍唱谱。 (7)比较演唱、解决难点: 师:同学们,舒伯特为什么要在这儿(第6小节)加上一个前倚音呢? (学生说一说) 师:让我们来唱一下没有倚音的效果。 (平淡) 师:再唱一下有倚音的效果。 (心灵深处的触动) 师:加上这个前倚音,更能表达舒伯特当时心灵深处被触动的情景。现在我们来唱一唱。 (8)演唱歌曲 师:回忆一下,小时候妈妈是怎样哄你睡觉的? (用温柔的声音、轻轻地摇晃等)。 师:让我们用妈妈温柔、亲切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 (学生唱一唱) 师:妈妈在哄宝宝睡觉的时候,还会做什么动作? (教师提示学生在休止符的地方就做一个妈妈的动作,学生用动作参与演唱。) (9)体验角色,表现歌曲 师:让我们一起学着妈妈的样子,一边摇着摇篮,一边用温柔的声音来演唱《摇篮曲》。 四、知识拓展 1、聆听中外《摇篮曲》,并进行对比。 师:其实不仅外国有《摇篮曲》,我们中国也有很多很优秀的《摇篮曲》,接下来请同学听一首东北《摇篮曲》,感受一下中外《摇篮曲》给你什么不同的感觉呢? (引导学生从旋律、歌词、情绪等方面去感受聆听。不同:前者直接书法内心情感、旋律舒展,后者借景抒情较多、含蓄、极具中国特色。相同:都表达母亲对子女的爱,对孩子未来的祝福。) 五、感恩的心 师:摇篮曲最能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例,说出最能代表你对妈妈情感的一句话。学生自由发言,抒发真情。 (背景音乐摇篮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