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249986

北京课改版八上 第十二章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单元测试(含解析)

日期:2024-06-05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3863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京,生物,解析,测试,单元,进化
  • cover
北京课改版八上 第十二章 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18小题) 1. 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形成的时间,大约在地球形成后的多少年 A. 亿 B. 亿 C. 亿 D. 亿 2.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关于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此实验的变量是有无睡液 B. 改为 后,实验现象为两试管均不变蓝 C. 实验现象是①号试管变蓝 D. 实验结论是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3. 追本溯源是研究过程中的终极目标,在当前的生命研究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就是生命最初源于何方,经过不断的研究和考证,最终人们发现原始生命起源于 A. 原始海洋 B. 原始大气 C. 原始森林 D. 原始陆地 4. 科考队在某地山洞发掘人类祖先活动遗迹化石时,发现存在大量使用火的痕迹,能使用更先进的工具,专家推测,化石群对应的人类祖先至少进化到了 阶段。 A. 南方古猿 B. 能人 C. 直立人 D. 智人 5. 下列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先后次序是 藻类 苔藓类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蕨类 A. B. C. D. 6. 郑氏始孔子鸟的化石可以证明,下列选项中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的两类生物是 A. 两栖类和鸟类 B. 两栖类和爬行类 C. 爬行类和鸟类 D. 哺乳类和鸟类 7. 一批从中国内地流失海外的恐龙和鸟类化石被一位法国收藏家归还后在辽宁省展出,这些在辽宁发现的化石至少可以追溯到 亿年以前。下列各类物体中,不属于化石的是 A. 在河南西峡盆地发现的恐龙蛋 B. 古代墓穴中发掘出来的木乃伊 C. 德国巴伐利亚州发现的始祖鸟 D. 汤嘎斯发现的史前海洋爬行动物的骨骼 8. 郑氏始孔子鸟化石能证明有较近亲缘关系的两类生物是 A. 鱼类和两栖类 B. 两栖类和爬行类 C. 爬行类和鸟类 D. 鸟类和哺乳类 9. 原始生命起源的大致过程是 A.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 有机物 原始生命 B. 火山熔岩的主要成分 有机物 原始生命 C. 海洋中的主要成分 有机物 原始生命 D. 原始土壤的主要成分 有机物 原始生命 10. 化石记录显示,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是 A. 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的越多 B. 越复杂、越高等,水生的越多 C. 越简单、越低等,陆生的越多 D. 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的越多 11. 一种生活在浅海的章鱼,能根据周围环境不断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和形状。关于章鱼的这种伪装能力,说法错误的是 A. 是主动变异形成的 B. 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 有利于章鱼躲避敌害 D. 有利于章鱼获取食物 12. 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后,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正确的是 A. 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B. 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 C. 竹节虫的形态很像竹枝,是竹林使它发生了定向变异 D. 长颈鹿具有较长的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3. 灰林鸮有灰色和棕色两种体色,灰色个体占多数。近 年来,冬季气候变暖,积雪变得稀薄,灰色个体易被天敌发现,棕色个体所占比例逐渐升高。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 生殖发育的结果 B. 自然选择的结果 C. 主动适应的结果 D. 人工选择的结果 14. 人类的起源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可浓缩为下面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从四肢着地逐步进化成为直立行走 B. 大脑越来越发达 C. 上肢变短,功能逐渐退化 D. 从只会使用工具到能制造简单工具,再到能制造复杂工具 15. 下列动物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A. 黑猩猩 B. 大猩猩 C. 狒狒 D. 长臂猿 16. 有关现代类人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可以进化成人类 B. 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丛林中 C. 适于树栖生活 D. 脑发育程度低于人类 17. 下列生命现象中不属于变异的是 A. 因水资源的污染,导致畸形蛙的出现 B. 哥哥有耳垂,妹妹无耳垂 C. 某男性通过变性手术表现出女性特征 D. 毛毛虫和蝴蝶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异 18. 从 年底新型冠状病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