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270073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泥土的歌(一)《放马山歌》教案( 表格式)

日期:2025-09-20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196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案,放马山歌,教版,泥土,单元,第五
  • cover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泥土的歌(一)《放马山歌》教案 教材分析 《泥土的歌》是湘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材,教学内容是欣赏传统民歌中的劳动号子和山歌,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其内容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学唱表演活动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延续民族音乐的发展; 《放马山歌》是本单元学习的第一课时,是演唱板块的基本内容。《放马山歌》是流行于云南的一首著名山歌,音乐结构简练,旋律欢快活泼,真切地反映了牧马人的生活。歌曲中夹以“喔噜噜的”等衬腔,以及赶牲口的吆喝声,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目标: 启发学生用欢快、高亢、奔放的歌声演唱歌曲《放马山歌》,并且掌握基本节奏型和衬词的唱法。 2、能力目标:运用视听结合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歌曲,并进一步了解山歌的音乐特点。 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放马山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牧民愉快的放牧生活。让学生知道民歌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培养学生喜欢民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山歌体裁的风格特点。 2、启发学生用欢快、高亢、奔放的歌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教 师 行 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欣赏视频,导入新课( 9 分钟) 导语: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首好听的民歌,大家仔细的聆听,思考:这两首歌曲有什么特点?(播放音乐) 音乐片段(一) 刘三姐的《采茶歌》 音乐片段(二) 刘三姐的《只有山歌敬亲人》 学生在愉悦的音乐声中聆听并思考,参与乐曲的探究和体验。 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听觉与视觉的盛宴。 师:同学们说的太对了。这两首歌都是在山野田间即兴所唱的歌曲,那么我们把人们在山野田间劳动时即兴所唱的歌曲叫做山歌!山歌的音乐节奏一般比较自由,声调高亢嘹亮,音调悠长,拖腔中常用自由延长的音来抒发感情,这节课我们也来学唱一首山歌———《放马山歌》。 同学们交流与讨论,并发言,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对作品的分析。 从学生的感受出发,通过参与乐曲的探究和体验,为接下来歌曲的表现做铺垫。 二、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特点。(3分钟) 师:现在,同学们欣赏一遍这首山歌,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山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放马山歌》是牧民上山放牧时唱的歌,它生动地反映了牧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听赏乐曲并进行思考。 让学生养成安静聆听,积极思考的音乐听赏习惯。 2、学唱歌曲(17分钟) 节奏练习: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歌曲中出现的音乐记号,这首歌曲的节奏型也很有特点,我们来观察一下。(出示节奏) (1)熟悉基本节奏型 。 (2)在熟悉了基本节奏型后,学生边打拍子边读出节奏。 教师读节奏,学生视唱歌谱。 (1)师:歌曲的节奏我们已经掌握了,我们再来看歌曲的曲谱。组成这首歌曲的音特别的少,究竟有哪几个音呢?(la 、do、re、mi) (2)教师读节奏,学生视唱歌谱的第一、二乐句。 (3)学生完整演唱歌谱。 教师唱歌谱,学生唱歌词 (提示:注意老师唱的乐句长短,以及哪个字对应的是哪个音,哪些字是一字一音,哪些字是一字多音) 学生边打拍子边读出节奏。 学生视唱歌谱。 学生学唱歌词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培养学生认真聆听、仔细识谱的好习惯。 解决学生唱歌音准的问题 3、演唱跟伴奏歌曲 (5分钟) 学生唱歌词。教师重点指导“哟哦”的唱法。 师: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牧民们喊“哟哦”是在干什么?你能唱一唱吗?(学生唱)“哟哦”这两个字是牧民赶牲口时的吆喝声,表现了牧民欢快、热情、奔放的情绪。在吆喝的过程中要注意“哟”字长一点,起点高一点;“哦”字要向上扬,甩出去唱。(学生可以用挥鞭的姿势辅助自己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