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人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册4.15《瓶子中的科学》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生态平衡的含义。 2.能说出保护生态平衡的意义。 科学思维: 1.能从生物之间的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能对生态系统中缺少某种生物可能造成的影响作出假设。 3.能设计生态瓶的制作方案。 4.能通过查阅资料、制作、观察等方式获取生态平衡的信息。 5.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 探究实践: 1.能对生态平衡的探究表现出浓厚兴趣。 2.能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设计多种生态瓶制作方案。 3.能坚持进行长期观察记录。 4.能与同学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大家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态度责任: 能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师准备】 电影《狼图腾》片段。有关生态平衡的文本资科和视频资料,制作生态瓶方法的视频等。 【学生准备】 有盖的2升以上的透明玻璃瓶、小鱼(或小虾)2条、田螺2个、水草(如金鱼藻)2棵、洗净的沙砾、河水、《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 【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建议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及"应用与拓展”。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播放电影《狼图腾》中关于是否捕杀狼崽争论的画面)看完电影,你的感想是什么 草原场管理部主任、毕力格老人,你更同意谁的观点 2.提问:狼的减少会对草原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吗 会造成什么影响 (二)搜集资料,获取事实 1.引导:除了狼,自然界中生活着很多生物,生态系统中少了某种生物,可能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让我们用阅读资料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黑尾鹿与大灰狼”的案例。 2.阅读:学生阅读救材内容或其他资料,勾画出与问题有关的内容,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8页中。 3.交流:引导学生围绕“我搜集的事例是什么 通过这个事例我的发现是什么 ”进行交流。鼓励学生采用幻灯片、图片等生动直观的方式来呈现交流内容。 (三)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1.讨论:当生态系统中某一类生物突然减少或者消失,会对生态系统带来怎样的影响 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受到什么启发 2.小结: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状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态平衡。 (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根据上面的学习,试着解释电影《狼图腾》中狼的减少可能会对草原生态系统造成怎样的影响 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还可补充更多生态平衡的事例,加深学生的认识。)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引导:(出示生态瓶)请同学们观察这个瓶子有什么特点。它叫生态瓶,利用它可以模拟生态系统。尽管瓶子是密封的,但有的瓶子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很长时间,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制作一个生态瓶,探究其中的奥秘。 (二)明确任务,设计方案 1.引导:今天我们就先从模拟池塘生态系统开始,做一个模拟池塘的生态瓶。大家先来回忆一下池塘生态系统是怎样构成的,生物、非生物在池塘中分别发挥怎样的作用。根据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请同学们参考教材中的“生态瓶研究方案”设计自己的生态瓶。 2.思考: (1)用什么材料做生态瓶 (2)根据瓶子大小应该放哪些动物、植物 应该放多少 (3)除动物、植物外,还应该放些什么 (4)做好的生态瓶应该放在什么地方 3.讲解:容器最好是无色透明的,便于观察,有利于阳光照射:用大一点的玻璃瓶,太小不利干动植物生长;根据容器大小选择放某种动物和植特(如小鱼、金鱼藻),动植物的放置数量要适宜(如1-3种);放置生态瓶时要避免直射光,防止瓶内温度过高等。 4.设计:学生在小组内设计生态瓶制作方案,并记录下来, 5.汇报:指定小组代表展示设计的生态瓶制作方案,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