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课题 课标了于心 素养融学科 踏上强 国之路 1.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 1.政治认同: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2)认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科学精神:认同创新价值,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3.法治意识:增强法治意识,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创新驱 动发展 1.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 2.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3.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主干梳理·脉络清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实现强国富民的奋斗历程: 2.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1)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_____,极大 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2)我国逐步确立了_____为主体、_____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_____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_____和主动性空 前高涨。尊重劳动、_____、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_____。 (4)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 _____。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积极性 尊重知识 社会共识 关键抉择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 4.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_____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5.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1)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_____地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_____ _____之间的矛盾。 (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_____发展阶段。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_____等现实 挑战。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_____。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中国人民 坚定不移 不平衡不充分 的发展 高质量 不平衡不协调 最鲜明的特色 6.什么是改革创新精神 7.怎样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 (1)需要_____,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促进_____,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 于实现_____,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转变发展方式 区域协调发展 共同富裕 8.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共享发展成果的理论依据)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 _____,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党和政府坚持以_____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_____。 (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_____。 全体人民 人民 党的奋斗目标 增进民生福祉 9.党和政府怎样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举措 具体内容 坚持 共享 发展 党和政府坚持以_____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 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保障、 改善 民生 ①提高就业质量和_____,加强_____建设,坚决打赢 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_____的社会治理格局。 ②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人民 人民收入水平 社会保障体系 共建共治共享 【巧学助记】 改革开放的地位,四个关键词: 强国之路 关键一招 关键抉择 最鲜明的特色 【价值判断】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