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413858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二上第二课第2课时《布老虎》教案

日期:2025-10-08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12175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第二,2课时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欣赏《布老虎》教学设计 课题 欣赏《布老虎》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音乐 年级 二年级 教材分析 老一辈作曲家王义平于1979年为联合国国际儿童年而作的管弦乐曲,全曲取名《中国儿童玩具》。《布老虎》是管弦乐曲《中国儿童玩具》的第四乐章,描绘了民间玩具布老虎的生动形象。音乐很好地描绘了布老虎的双重形象,既有威严的一面,也有温柔动人的一面。乐曲开始时由大管奏出威严的老虎主题,随后出现的打击乐声,描写了布老虎在孩子们的摆布下做出种种勇猛威严的动作。接着出现了一段由双簧管奏出的温和的曲调,表现了布老虎被驯服后的温柔一声吊钹声过后,又出现了布老虎威严的主题,随着是提琴的拨弦声,布老虎迈着稳健的步伐越走越欢。全曲在一声大锣声后结束。 学习目标 审美感知:对艺术作品中美的特征及其意义与作用的发现、感受、认识和反应能力,分辨《布老虎》三个乐段,并能联想布老虎不同的形象。艺术表现:感受乐曲《布老虎》中两个主题在速度、力度和情绪上的不同。创意实践:随音乐用动作模仿表演布老虎的形象。 文化理解:聆听音乐,理解音乐表现的内容,初步了解有关布老虎的民俗。 重点 能够能随音乐展开想象,做出相应反应。 难点 能够通过欣赏,学生分辩两个不同的“老虎”主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导入图片展示教师:同学们认识这是什么吗?(布老虎)教师讲解:布老虎布老虎是儿童的玩具,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中,人们都喜欢用老虎的造型来打扮小孩,头戴老虎帽,脚穿老虎鞋,手中拿着布老虎,睡觉时还有老虎枕。有一首民谣唱道:“小猴孩,你别哭,你别闹,给你买个布老虎,白天拿着玩,黑夜吓麻胡”。“麻胡”是民间传说中专门残害儿童的恶鬼,让孩子穿虎鞋、戴虎帽、玩布老虎是表示驱恶除魔保佑平安的意思。布老虎身上的图案色彩鲜明,眼睛很大,额头还有一个“王”字,但并没有过于凶猛的样子,相反,它能使孩子们爱不释手。拓展延伸:图片展示虎头玩偶虎头鞋虎头枕虎头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老虎的歌曲《布老虎》板书课题:《布老虎》 思考交流学生阅读课件,了解布老虎的民间风俗。观察拓展资料所展示的图片。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通过思考,引导学生探究课题。通过布老虎的民俗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下面课程的讲解。通过图片展示更直观的引导学生了解民间布老虎的多样性。 讲授新课 歌曲导入。这首乐曲形象地描绘了多姿多彩、栩栩生的布老虎,我们再来听一听。音频播放歌曲欣赏聆听乐曲《布老虎》第一个主题,感受主题的情绪。判断出第一主题的情绪是威严的。跟着老师的琴声,轻声哼唱第一主题。试唱乐谱感受第一主题的情绪表达拓展延伸:布老虎的色彩搭配真老虎颜色:黄、黑、白布老虎颜色:黄、黑、白、红、蓝、绿。教师提示:用色大胆、强对比、和谐统一。聆听乐曲《布老虎》第二个主题,感受主题的情绪。音频播放感受第二主题的情绪是温柔的跟着伴奏,轻声哼唱第二主题。对比聆听乐曲《布老虎》的两个主题。说一说两个主题的力度、速度与情绪有何不同。教师提示:一个表现了凶猛的老虎,一个表现了温顺的老虎。完整聆听乐曲《布老虎》,想象乐曲各段落布老虎的不同形象。整段音频播放 学生聆听歌曲。思考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引导学生逐步进行歌曲赏析。学生阅读拓展资料,了解布老虎。对比欣赏歌曲的两个主题部分。 通过聆听初步感受这一乐曲。通过两个主题的分主题赏析引导学生仔细感受歌曲的情绪表达。通过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布老虎的认识,通过真老虎和布老虎的颜色对比了解布老虎的色彩搭配。。通过对乐曲各主题分段进行对比赏析,鉴赏各主题的情绪特点。 课堂练习 聆听乐曲《布老虎》的两个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