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441463

高中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1.4数学归纳法 教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549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高中,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册
  • cover
1.4数学归纳法 教学课题 1.4数学归纳法 教案总序号 教学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备课日期 授课日期 课时教学 侧重目标 1.让同学们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原理; 2.学会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中的一些简单命题。 主要任务 1.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 2.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中的一些简单命题。 评价任务 1.完成“问题”,评估目标1. 2.完成例题,评估目标2. 学习方法 教师启发讲授、学生探究学习. 教学用具 教材、课时教案、ppt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展示目标 1.让同学们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原理; 2.学会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中的一些简单命题。 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重难点. 情景引入 故事一:明朝刘元卿编的《应谐录》中有一个笑话:财主的儿子学写字.这则笑话中财主的儿子由一是一横,二是两横,三是三横,得出“四就是四横、五就是五横……”的结论,用的就是“归纳法”,不过,这个归纳推出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 故事二:有一位师傅想考考他的两个徒弟,看谁更聪明一些.他给每人一筐花生去剥皮,看看每一粒花生仁是不是都有粉衣包着,看谁先给出答案.大徒弟费了很大劲将花生全部剥完了;二徒弟只拣了几个饱满的,几个干瘪的,几个熟好的,几个没熟的,几个三仁的,几个一仁、两仁的,总共不过一把花生.显然,二徒弟比大徒弟聪明. 创设数学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引入数学归纳法的必要性.同时也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到既耳目一新,又能深刻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中,存在于我们悠久的文化中,从而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自主探究 思考:我们遇到类似的问题,很自然的想到逐一往下穷举,但是这个过程无穷无尽,根本无法实施。因而,我们希望寻找到一种方法:通过有限步骤的推理,来证明 n 取所有正整数都成立。 多米诺骨牌效应 多米诺成功的关键有两点: 第一张牌被推倒; 假如某一张牌倒下, 则它的后一张牌必定倒下. 于是, 我们可以下结论: 多米诺骨牌会全部倒下. 通过多米诺效应,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法的正确性,并总结归纳法的证明步骤。 问题解决 上述事例启发我们,在证明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时,可采用下面两个步骤: (1)证明n=n0(n0∈N+)时命题成立; (2)假设n=k (k∈N+,k≥n0)时命题成立,证明n=k+1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知道:对任何从n0 开始的正整数n,命题成立. 这种证明方法叫作数学归纳法. 通过对上述多米诺效应的思考探究,归纳出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骤。 典例解析 教材例题1、例题2 例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3+…+n2=,则当n=k+1时左端应在n=k的基础上加上( ) k2 B.(k+1)2 C. D.(k2+1)+(k2+2)+···+(k+1)2 数学归纳法常用来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数学归纳法仅用“有限”的两步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一“无限”的难题,这两步是缺一不可的 课堂练习 教材P42练习1、练习2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发现学生错误并及时纠正. 课堂小结 (1)我们学到了哪些新的数学知识? (2)我们运用了哪些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 系统梳理整节课所学内容. 课后作业 必做题:教材P46习题1.2.3 选做题:教材P46习题4 巩固深化. 板书设计 数学归纳法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讲课草稿演算区) 展示课堂教学重点和例题示范,解题思路. 课后教师自我评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