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441960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三年级上册6.21.水蒸发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5-2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192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青岛,五四,2017,三年级,上册,6.21.
  • cover
课 题 21.水蒸发 课 时 1 备课教师 单 位 教学目标 1.知道蒸发是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的现象,加热、加快表面空气的流通、增大蒸发面积等都能加快蒸发。 2.学会利用生活资源和现有材料自行设计实验证明水蒸发时会使周围的温度下降,设计对比实验合作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 感受日常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培养科学地看问题的意识和认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水蒸发现象,知道水蒸发时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 教学难点 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记录单、水温计、吹风机、烧杯、酒精灯、石棉网、试管夹。 2. 学生准备:小毛巾、小风扇、棉纱、瓷盘、水、火柴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导入新课 1.[PPT 出示] 雨过天晴,马路上的水过一段时间就 看不见了。 2.谈话:水蒸发了。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过类似的蒸发现象? 4.[PPT 出示]了解生活中其它的蒸发现象,如晾晒衣服、盐场晒盐、雨后路面变干等。 二、认识蒸发现象及水蒸气形态 1.认识蒸发现象 (1)观察:往手背上抹少许水,细心观察蒸发过程。 (2)谈话:描述一下观察到的现象。想一想水跑到哪里去了?变成了什么?学生交流。 (3)[PPT 出示]讲解蒸发概念: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的现象就叫做蒸发。 2.了解水蒸气形态 (1)提问:水蒸气是什么样的?用肉眼能看得到它吗? 学生交流。 (2)讲述水蒸气的形态: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 (3)[PPT 出示]区分“白气”与水蒸气:它们是水蒸气吗?如云、揭开锅盖后出现的“白气”、 冬天说话时嘴边的那一团“白气”,都是小水滴而不是水蒸气。 【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发现蒸发的现象,激发学生探究蒸发的兴趣,为下一步总结特征做铺垫。 】 二、探究水蒸发时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 1.体验:再次把水抹到手背上,用心体会蒸发过程中手背的感觉。 2.学生谈感觉,猜测原因。 3.分组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4.交流实验方案及注意事项。 (提示:实验前必须把包住棉纱的水温计放入水中,水必须是提前放置在室温下,不能用凉水或热水;实际实验中以室温26℃为例,几分钟后,水温计读数可能会下降到22℃,下降的速度是先快后慢,下降到22℃后就基本不再下降,甚至有回升的现象,注意时间的把控。) 5.分组实验,记录表格,汇报数据。 6.[PPT 出示]结论:水在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使温度下降。 7.联系生活,了解降温现象。 (如游完泳会感到冷、洗完澡后不擦拭身体容易感冒、人在出汗后会感到凉快、夏天往地面上洒些水可以降温、发高烧时可以用湿毛巾擦拭额头或手脚降温、植物会通过蒸腾作用降低身体的温度等现象。) 【 通过分组实验操作,学生体验、谈感觉、猜测,然后亲自验证猜测的是否正确,使他们学得更认真,观察的更仔细。 】 三、探究怎样让水蒸发得更快 1.提问:怎样让水蒸发得更快? 2.分组讨论。 3.各小组利用准备的材料设计一个对比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4.[PPT 出示]分组实验,汇报现象。 5.小结:通过对比实验,我们发现加热、加快表面空气流通、增大蒸发面积等这些方法都会加快水的蒸发。 四、科学与生活 联系生活,了解农民是怎样让粮食尽快晒干的。 选择好天,有风时,把粮食摊薄,经常翻动,粮食晒干得快。 五、拓展活动 交流:这些都是利用了蒸发现象,可有时候蒸发现象也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水的蒸发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探究了解。 板 书 设 计 21.水蒸发 蒸发:水 水蒸气 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 教 学 反 思 当堂达标训练题 21. 水蒸发 一、判断题 1.江河湖海等处的水,只有在阳光照射后才开始蒸发。( ) 2.水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 ) 3.空气中没有水蒸气。( ) 4.加热、加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