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37795

3-1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204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高中
  • cover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本文精炼、含蓄、细腻的语言风格 2.思维发展与品质:按照时间顺序写作的线性思维,深刻分析鉴赏思维 3.文化传承与理解:重温历史,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4.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点评消息的亮点 教学过程 一、印象香港,激发兴趣 1997年香港回归,在你对这个历史大事的记忆中,印象深刻的是什么?同学们纷纷发言。紫荆花,交接仪式,“一国两制”,降米字旗升五星红旗…… 历史课代表介绍香港殖民史: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 1898年6月9日,英国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42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占领香港,进入“日治时期”(三年零八个月)。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投降撤出香港,使英国人重新统治香港。 1982年9月,中英谈判,邓小平态度坚决提出:“主权的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声明,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制度。 播放歌曲张明敏《我的中国心》。这是为纪念香港回归写下的歌曲,仔细听,记下你最喜欢的一句歌词。“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留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国的声音”。 香港是中国的领土,历经156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们终于终结了英国对香港的殖民主义统治,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无比激动迫切,自豪骄傲。 二、问题驱动,点评亮点 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1997年6月30日午夜,每一位中国人怀着的心情见证了这个伟大的时刻。每一位新闻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报道了这一事件。本文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为什么这篇新闻能在多如牛毛的香港报道新闻中脱颖而出,你认为此文为什么会获得新闻一等奖?请你对文章进行亮点点评。 自读课文,撰写文字200字。 我认为新闻亮点是 ,文中依据 ,效果 。 三、小组分享,合作交流 我认为新闻亮点是 题目新颖别致 ,文中依据 “别了,不列颠尼亚”,效果 (1)作者运用主谓倒装句式,突出了“别了”,委婉含蓄地指出对英国殖民主义的终结,英国人的黯然,中国人的喜悦深蕴其中;(2)使用借代修辞,用“不列颠尼亚”轮船指代乘坐的英国人,进而指代英国,英国的殖民主义,妥帖生动形象;(3)双关,“不列颠尼亚”表面含义指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乘坐的轮船离开香港,深层含义指英国在香港的管治、殖民的终结,洗刷了一段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 我认为新闻亮点是 时间为主线 ,文中依据 “下午4点30分”“晚6时15分/7点45”“子夜时分”“7月1日零点40分”,将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交接仪式降下米字旗升起五星红旗,“不列颠尼亚”号 离港,四个重要关键点事件突出出来,效果 (1)时间为线选取重要时刻重大结点,以点带面;(2)彰显新闻记录历史事件的客观准确真实特点;(3)蕴含每一个中国人盼望回归时刻到来的急切心情,表现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我认为新闻亮点是 历史时间为副线 ,文中依据 “1885年”“156年前”“156年五个月零四天”引出历史背景材料港督府、第一个升英国国旗的士兵、殖民统治历史,效果(1)历史背景材料对事件做了必要的补充,现实和历史今昔对比,丧失主权的屈辱,恢复主权的自豪;(2)作者借助浓墨重彩的历史背景材料,隐含表达对殖民统治的讽刺,主权回归的喜悦;(3)读者在阅读中,可以体会到新闻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历史厚重感。 我认为新闻亮点是 旗帜 ,文中依据 “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