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5024

浙教版2014年数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测试--全等形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2985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版,2014年,数学,中考,第一轮,复习
    浙教版2014年数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测试--全等形(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温馨提示:每题中四个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把正确的答案选出来! 1.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6 B.18 C.20 D.16或20 2.如图,已知D、E在△ABC的边上,DE∥BC,∠B = 60°,∠AED = 40°,则∠A 的度数为( )A.100° B.90° C.80° D.70° 3.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4.三角形的下列线段中能将三角形的面积分成相等两部分的是( ) A.中线 B.角平分线 C.高 D.中位线 5.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   A. 5 B. 6 C. 11 D. 16 6.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DB相交于点O,且AC≠BD,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 A.4对 B.6对 C.8对 D.10对 7.如图,已知AD是△ABC的BC边上的高,下列能使△ABD≌△ACD的条件是( ) A.AB=AC B.∠BAC=900 C.BD=AC D.∠B=450 8.如图所示,一个角的三角形纸片,剪去这个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 的度数为( )A. B. C. D. 9.如图.在Rt△ABC中,∠A=30°,DE垂直平分斜边AC,交AB于D,E式垂足,连接CD,若BD=1,则AC的长是( ) A.2 B.2 C.4 D. 4 已知等腰△ABC中,AD⊥BC于点D,且AD=BC,则△ABC 底角的度数为( ) A.45o B.75o C.45o或15o D.60o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温馨提示:填空题要求将最正确最简捷的答案填在空格处! 1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3和5,它的周长是 12.如图,在△ABC中,∠B=47°,三角形的外角∠DAC和∠ACF的平分线交于点E,则∠AEC=_____ 13.如图,△ABC中,AB=AC,AD⊥BC,垂足为点D,若∠BAC=70o,则∠BAD= o. 14.如图,在△ABC中,AB=AD=DC,∠BAD=20°,则∠C=_____ 15.用6根相同长度的木棒在空间中最多可搭成 个正三角形。 16.如图,在△ABC中,∠C=90°,∠A=30°,若AB=6cm,则BC= . 三.解答题(本部分共7题,共66分) 温馨提示:解答题必须把过程完整地表述出来! 17(本题6分).如图,△ABC中,AB=AC,若点D在AB上,点E在AC上,请你加上一个条件,使结论BE=CD成立,同时补全图形,并证明此结论。 18(本题8分)如图,已知,等腰Rt△OAB中,∠AOB=90o,等腰Rt△EOF中,∠EOF=90o, 连结AE、BF.求证:(1)AE=BF; (2)AE⊥BF. 19(本题8分)如图,已知: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AB=DE,∠A=∠D,AC∥DF.求证: BE=CF. 20(本题10分)已知:如图,□ABCD中,点E是AD的中点,延长CE交BA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AB=AF. 21(本题10分)如图,在□ABCD中,E为BC的中点,连接DE.延长DE交AB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B=BF.  22.(本题12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边上任意一点,BG⊥CE,垂足为点O,交AC于点F,交AD于点G。(1))证明:BE=AG ; (2)点E位于什么位置时,∠AEF=∠CEB,说明理由。 23(本题12分)在平行四边形中,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交于点. (1)求证:≌; (2)如果,,,求的长. 浙教版2014年数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测试--全等形(一)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A C C A C A C 填空题 11. 11或13. 12. 66.5_° 13. 35o 14. 40°. 15. 4 16. 3 三.解答题 17.解:附加的条件可以是:①BD=CE,②AD=AE,③∠EBC=∠DCB,④∠ABE=∠ACD,⑤BE、CD分别为∠ABC,∠ACB的平分线中任选一个;利用△ABE≌△ACD得证BE=CD 18.证明:(1)在△AEO与△BFO中,∵Rt△OAB与Rt△EOF等腰直角三角形,∴AO=OB,OE=OF,∠AOE=90o-∠BOE=∠BOF,∴△AEO≌△BFO,∴AE=BF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