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作业 第17课 夏天里的成长 1.选字填空。 (1)学校草_____(萍 坪)旁边的巨石上长满了绿色的苔_____(藓 鲜)。 (2)瓜_____(藤 籐)长得极快,没几天就攀上了_____(堋 棚)架。 (3)透过树林的_____(逢 缝)隙,隐约可见右前方的_____(瀑 暴)布。 2.根据课文在表格内填入恰当内容。 3.结合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赏析句子。 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_____ _____。 4.对课文第③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段体现了夏天里动植物生长得很快。 B.这一段写出了夏天万物都在生长的特点。 C.这段是过渡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D.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铁轨在天热时长得快。 5.“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_____ _____。 6.以“秋天是万物收获的季节”为中心句,仿照课文第②或第③段,写写你心中的秋天,150字左右。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盼 根据拼音写汉字。 xīxī sūsū( ) 斗peng( ) xiù( )筒 xīng( )味 嘟nang( ) 理直气zhuàng( ) 阅读文章④——— 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间 “我”的表现 “我”的心理 快到家时 甩打着书包大步跑进门 (1) 晚饭前 (2) 急切 晚饭后 (3) (4) 简要分析第②段词语“直到”、“才”在文中的作用。 比较下面各组句子的表达效果。 A. 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B. 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的盒子里。 A. 妈妈,下呢,还在下呢! B. 妈妈,雨还在下呢! 下列对文章⑤——— 段的对话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省略号表示声音停顿,传达出“我”的不满。 B. 反复要求买酱油,突显了“我”的乖巧懂事。 C. 妈妈拒绝了“我”的请求,显得她不近人情。 D. 表现“我”想尽理由穿雨衣出门,富有童趣。 6. 课文续写: 假设“我”穿着新雨衣来到了校门口,看到了其他同学打着伞进入校园,“我”会有怎样的表现?(80字左右) 小站 1.根据课文内容,选填量词。 (1)一 红瓦灰墙的小屋 ( ) (2)几 漆成淡蓝色的木栅栏 ( ) A.排 B. 间 C.根 D.栋 2.通览全文,按要求填写。 (1)梳理课文语段,摘引揭示小站特征的句子填空。 第 段: 。 第③段:这是一个在北方山区常见的小站。 第⑤段: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宁静的小站。 第⑦段:这个小站坐落在山坳里。 (2)从以上四句中提取关键信息填空,完成概括。 这是一个 、 、 、 的小站。 (3)对以上摘录的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常见的”,写出了这个小站很普通、非常的不起眼。 B.“蜜蜂嗡嗡地”、“宁静的”,写出了小站氛围的安静。 C.“坐落在山坳里”,强调了小站所处的地理位置偏僻。 D.四句中都出现了“小站”一词,意在强调其无足轻重。 3.阅读第③至⑥段,完成表格填写。 观察的顺序 观察到的景物 总体印象 小站基本风貌 月台正面 红榜、小黑板、宣传画 “ 小 ” “(3) ” “(4) ” 月台中间 (1) 月台两头 (2) 4.按要求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1)分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红榜旁边是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白粉笔写着当天的天气预报和早晨的报纸摘要。 (2)比较原句和改句不同的表达效果。 原句: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改句:这喷泉和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5.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仿写填空。 【示例】虽然这个小站设施简陋,往来人员稀少,但是小站工作人员尽心尽责,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那“用白粉笔写着当天的天气预报和早晨的报纸摘要”的小黑板就是见证。 【仿写】虽然这个小站 ,但是 ,那 就是见证 。 6.有一种观点认为,最后两段没有再写小站的“小”,似可有可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