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健康第18课———我喜欢我自己”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课题 “我喜欢我自己” 年级 一年级 教学 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生理上有所发展,在入学后,学生的行为、性格和智力也会迅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步建立关于自己的认知,但可能也会面临一些认识、情感和意志方面的障碍,会出现敏感、嫉妒、失落、自卑等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之义。 学习 目标 引导学生从小学会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并且接纳自己; 引导学生及时表达自己的状态和诉求,学会向老师和家庭寻求帮助和支持。 重难点 课堂时间有限,在对学生心理状态了解的程度和了解的范围上比较有限 教学前的准备 准备一束塑料花,在课堂游戏中会用到 二、教学过程 (一)击鼓传花说优点游戏 1.游戏进行 在正式交流之前,老师可以先用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游戏的设置也要契合本节课的教育主题。这个目标可以通过 “击鼓传花”游戏实现。击鼓传花的规则设定是: 老师把提前准备好的塑料花放到第一个同学这里,在老师喊开始之后,学生就把花依次往下传,老师背对学生放音乐,然后过一段时间后随机暂停音乐,音乐停下的那一秒,塑料花在谁手里,谁就是被选中的人,然后没拿到花的同学,都要对拿到花的同学说出他/她的一个优点,游戏一共进行5轮。 这个游戏暂停时间的不确定性会带给学生一种紧张感和期待,让大家高度关注地参与到这个游戏中。在音乐暂停的时刻,拿到花的人一开始可能会有点慌乱,甚至害怕被所有人注视。但只要老师做好引导,表示对拿到花同学的祝贺,然后引导大家表达这个同学的优点,这个同学的紧张感就会逐渐消除,在感受到大家关注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在同学眼中,自己都有什么优点。这一方面可以让大家避免陷入到孤独的境地中,感受到集体的氛围,另一方面,也能让大家更全面地认识自己,不要陷入自卑和失落的状况中。 2.自我认识的契机 老师这边可以记录一下在击鼓游戏中拿到塑料花的同学的优点,这是其他同学对特定同学的具体化的表达。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学生对每个同学优点的概括肯定也是不一样的。接这个游戏,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游戏里思考,看看学生能总结出什么内容。在学生自己总结之后,老师可以从以下两点做总结: (1)每个人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点,我们是独一无二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2)从同学的讲述中,大家肯定发现了自己没有发现的优点,是不是感受到:“原来我这么棒!”要知道,你们每个人都很棒,你们未来都有无限可能,所以,一定不要怀疑自己,要喜欢自己,并且让自己不断变得更好! (3)身边的同学也很优秀,但是这种优秀不应该成为自己的负担,大家可以多跟自己觉得优秀的朋友交流,不断成长自己。 (二)故事讲述与价值引导 接下来,老师可以列举与学生所处阶段贴近的故事案例,跟学生探讨怎么应对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不良的心理状态。 1.案例一 某小学一年级的华华小朋友最近很难过,他发现自己如果站远一点,就容易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大家猜猜为什么会这样呢? 了解后发现,这个同学存在趴在课桌上学习的情况,学习的身体姿势不正确,而且存在长时间用眼,没有及时调节的问题。这样下去的话,眼睛很容易近视的。要知道,眼镜一旦戴上,就会形成依赖,再就很难取下来了,戴眼镜绝对不是一个很酷的事情。所以,大家要爱惜自己的眼睛,爱惜自己的身体。身体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大家要好好爱惜自己。 2.案例二 某小学一年级的芳芳同学最近因为表现很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同班同学小李因此看芳芳很不顺眼,对芳芳产生了很排斥的心理。大家觉得小李这样做对吗? 在同学们表达看法后,老师可以引导大家认识到,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