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660084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4课 欣赏《梦中的额吉》花城版(表格式)

日期:2025-10-0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335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课,欣赏
  • cover
花城版三年级下册<<梦中的额吉>>教学设计 课题 梦中的额吉 课型或模块 欣赏课 学校 年级 三年级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聆听、画图、律动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受蒙古民歌,体会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画图、小组合作、分组表演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合作意识 3、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变化多样的形式欣赏歌曲、感受歌曲2.学生懂得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表达对妈妈的爱意3.通过模仿律动学生掌握蒙古舞的几个基本动作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情绪,了解蒙古生活习惯,学跳蒙古舞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 体会音乐情绪和歌曲表达的情感 教学内容分析 歌曲为4/4拍的蒙古族舞曲,“额吉”蒙语意为“母亲”,舒缓优美而略带忧伤的旋律,表达了蒙古孩子对母亲的深深眷恋和无限思恋之情。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为图画填色,体会蒙古族的生活习惯特点 聆听和律动感受《梦中的额吉》音乐情绪 聆听写话表达对妈妈的热爱 分组表演歌曲,完整表现音乐,锻炼孩子们的胆量,培养孩子的表现力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多媒体课件、填色图纸、黑板、卡片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导入阶段 你们的家乡都是哪里的呢?谁能用家乡的声音告诉大家? 学生各说各自的家乡话 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各地区的声音差异 展开阶段 播放《梦中的额吉》,结合老师的舞蹈动作,学生猜这是哪个地方的音乐? 观看《梦中的额吉》视频,观看蒙古人民的生活 3.介绍马头琴 提问关于蒙古所知道的内容,分给学生七幅有关于蒙古的黑白画“草原、蒙古包、蒙古人、蒙古服饰、马、射箭、马头琴”,播放音乐让学生边听边为图片上色,画完后展示作品并说出画的内容 5.闭眼再次聆听音乐,回想视频内容和图片,想象自己去到蒙古,会在那里干什么 师示范引导学生跳蒙古舞基本动作:“摇摇摇摇”“飞飞飞飞”“划划划划”④“压压压压”⑤”甩甩甩甩” 师示范两种不同的音乐速度、情绪,对比哪种才最适合歌曲梦中的额吉 解释“额吉”的意思译为“妈妈”,歌曲表达了蒙古孩子对母亲的深深眷恋和无限思恋之情 9.学生聆听歌曲将自己想对妈妈说的话写在卡片上并将卡片带回家给妈妈 1.学生初听《梦中的额吉》观看老师跳舞,猜出蒙古地方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蒙古人民的生活习惯 学生对比马头琴与二胡的区别 4.小组合作为自己手中的图画涂色 5.学生闭眼聆听歌曲,想象自己在蒙古愉快玩耍的场景 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律动,模仿老师动作学跳蒙古舞5个基本动作 学生观看教师相同的舞蹈动作在不同的速度和情绪跳出来的差异并回答,教师总结音乐情绪为”深情地”,音乐速度为“缓慢地” 学生明白额吉的意思,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9.学生在卡片上写对妈妈想说的话 多媒体课件 黑板 填色图纸 生生互评 教师点评 初听音乐接触蒙古语言,结合教师简单的蒙古舞蹈动作,辨别地区 通过直观的视频播放,学生了解蒙古人民的生活习惯,对比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性差异 通过两种乐器图片的对比,学生自己去发现两者的不同之处,更能加深学生对马头琴的印象,不会混淆两者 4.图画的过程中再次聆听音乐,通过画图了解蒙古人民的生活习惯 想象自己去到了蒙古,开阔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5个动作5个口诀,学生比较容易学会动作并记住动作,通过律动感受蒙古舞的特点,深入接触蒙古音乐文化 通过对比学生很容易分辨出哪种速度、情绪更适合歌曲梦中的额吉并了解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8.明白歌曲的情绪“深沉地”后再讲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对妈妈的热爱” 9.现在大部分孩子都不敢对妈妈直接表达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