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678749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 《摇篮曲》 教案

日期:2025-05-15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163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九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
  • cover
《摇篮曲》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摇篮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通过歌曲的学习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 2、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绪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3、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四拍子 教学重、难点: 1、 装饰音的唱法; 2、 引导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3、 附点节奏唱法,节拍的强弱处理; 教学方法: 启发法、听唱法、才能展示法 教学准备: 1、准备一些相关资料及电教设备 2、搜集有关母爱的艺术作品。 教材分析: 《摇篮曲》也叫催眠曲,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抚慰婴儿安静入睡所唱的歌曲,以后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他们自己的摇篮曲。许多著名作曲家如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都写过这类歌曲。 教学过程: 一、 创设背景引出课题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听一小段音乐,听听发生了什么事?在结尾出现的曲子又是什么歌曲? 生:聆听。讨论。 引出摇篮曲 师: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还在襁褓之中时,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摇篮曲,一边哄你们睡觉,那种情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关于母爱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二、 学习新课(展示歌片) 1、学生听范唱歌曲《摇篮曲》并请学生思考歌曲要表达什么内容。 学生聆听,并回答。 2、用跟唱法学唱歌谱,重点教学第三乐句的附点四分音符及倚音。 跟唱完请学生用哼鸣来完整的唱出歌谱。 3、学生再次聆听第一段,并请学生思考歌曲的情绪、速度如何? 学生讨论并回答。 4、根据学生的答案,要求学生用慢的速度,宁静、平稳的情绪,轻柔、亲切的声音演唱第一乐段,并加上怀抱孩子哄其入睡或摇摇篮的动作。 5、学习四拍子的指挥图式及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 请学生加上四拍子的指挥图一边划拍子,一边演唱歌曲。 6、学生自己学唱第二、三段歌曲,强调歌曲的情绪等要求。 7、介绍《摇篮曲》的作者舒伯特并讲关于《摇篮曲》的小故事。 舒伯特(1797———1828),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之一。八岁开始随父、兄学习提琴和钢琴。虽然三十一岁就夭折,但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尤以歌曲著称,被称为“歌曲之王”。总共写下十四部歌剧、九部交响曲、一百多首合唱曲、五百六十七首歌曲等近千件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死神与少女》四重奏、《鳟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 及《天鹅之歌》、剧乐《罗莎蒙德》等。 歌曲背后的故事 :只换得一顿晚餐的无价宝 这位天才的音乐家常常饿着肚子过日子。一天,他徘徊在维也纳的街头,天晚了,饥肠辘辘,荷包里却一分钱也没有,晚餐如何解决?他也想不出头绪来。他本能地走进一家饭店坐了下来,可是分文也拿不出来,怎能点菜吃饭?也许会碰上朋友熟人进来,顺便帮一点忙吧?但左顾右盼,始终没有见到一张熟悉的面孔。正在失望之际,餐台上一张报纸中的小诗跃入他的眼睑。作曲家本能的把他的思绪转到了诗歌的意境中去。他浮想联翩,乐思绵绵,立即便把它谱成歌曲并写了出来。 他把这首歌拿给老板看。老板从他的衣着、脸色中悟出了舒伯特的意思,便用一份土豆烧牛肉,换了他的这首歌。多年之后,这首歌的手稿被送到巴黎拍卖,竟以四万法郎起价!这首歌就是本课所学的《摇篮曲》。此曲自从问世以来,世界上该有多少母亲坐在摇篮边哼着它?它舒缓、亲切、深情的旋律,轻轻地催着婴儿入睡,让孩子拥抱着母爱的温暖进入梦乡,做着天使般的梦。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看,婴儿在这种氛围中成长,必将长得更健康聪明可爱。所以这首歌所产生的价值,应该是无价的,何止四万法郎。 8、请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