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86324

第一节 病毒

日期:2024-06-0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4次 大小:280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一节,病毒
  • cover
课题:病毒 课标与教材: 课标: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在生物圈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生物圈中最小的微生物就是病毒,病毒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由于病毒非常小,虽然学生接触很多,但是对于它的认识很不全面,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结合学生的生活常识来增强对病毒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客观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了解病毒的生命活动和传播方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途径,知道了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等是由病毒引起的,对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措施有亲身经历,对艾滋病在全球的发展趋势、预防措施等也有所了解,为利用讨论、交流等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做好了铺垫。 由于病毒十分微小,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因此学生对病毒的认识是非常抽象的。学生不知道病毒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生殖过程以及病毒分类的依据,对于病毒和其他生物的关系,尤其是与人类的关系,总认为病毒对人类是有害的。老师要选择自学、讨论、观察等恰当的方法和学生一起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同时启发学生对事物要从正反两反面去观察、去思考,化害为利,为人类拥有健康的生活服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2、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3、说出病毒的形态分类、结构组成 4、概述病毒繁殖的过程 5、说出病毒与生物圈中其它生物的关系 过程和方法目标: 培养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的科学观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全面的看待问题。通过病毒的发现过程,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病毒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 病毒结构的独特性;病毒的繁殖过程 创新支点的设计: 以动画的形式给学生展示病毒繁殖过程,为学生学习增加直观性和趣味性。 教学方法与媒体: 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学案导学 学习目标: 说出病毒的形态分类、结构组成。 概述病毒繁殖的过程 说出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孢子植物有 植物、 植物、 植物;种子植物有 植物和 植物。 2.动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二者的区别是 。 3.脊椎动物类群中,恒温动物有 和 。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据统计,约有60%的人类和动物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你知道哪些人类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对人类只有坏处吗?(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畅所欲言,带着问题学习新课,激发了学生兴趣)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合作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讲,有效利用学生差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层次的激发学生的思维) 学习活动一:阅读课本106页“病毒的形态结构”下的文字并观察图片2.3-1和2.3-2,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的形体及其微小,通常只有借助 才能观察到。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 、 、 等。 2.病毒是一类不具有 结构的微生物,结构简单,一般由 和 组成。 学习活动二:阅读课本107页,回答下列问题 1.寄生生活 病毒必须 在其他生物的 内才能 生活 和 繁殖 ,一旦离开了活细胞,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2.繁殖 (1)病毒的繁殖方式是 。 (2)病毒侵入活细胞后,会以 作为原料,在 的“指挥”下制造出新的病毒。 3.种类 一种病毒通常只能侵染某种特定的细胞。根据病毒侵染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类, ___病毒,即专门侵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如___; ___病毒,即专门人和其他动物细胞的病毒,如___; ___病毒,也叫___ ,即侵染细菌的病毒,如___。 学习活动三:阅读课本108-109页,完成下列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