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004789

人教版中职心理健康 第二章 悦纳自我 快乐成长 (共2课时,25张PPT)

日期:2025-10-06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35642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中职,心理健康,第二章,悦纳,自我
  • cover
(课件网) 心理健康 悦纳自我,快乐成长 第二单元 目录 第一节 正确认识自我 第二节 塑造良好自我形象 目标与建议 知识目标 1、了解自我意识以及自我形象。 2、明确自尊自信的重要作用。 3、了解认识自我的途径。 1、能够正确认识自我。 2、能够客观评价自我。 能力目标 单 元 导 语 中国有句古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就是取得事情的最终成功,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了解自己,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不论是处理各种事务,还是与人交往都必须以了解自我为前提。认识自我,是一个人终身的必修课。一个能正确认识自我的人,既能知道自己的优势,又能了解自己的劣势,能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 第一节 正确认识自我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及特点 二、自我意识的分类 三、培育自我意识的途径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认识自己的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 自我意识具有以下特点。 (一)意识性 意识性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有着清晰、明确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而不是无意识或潜意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自我意识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一切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社会性 自我意识是个体长期社会化的产物。这不仅因为它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而且因为它的主要内容是个体社会属性的反映。对自我本质的意识,不是意识到个体的生理特性,而是意识到个体的社会特性,意识到个体的社会角色,意识到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自我意识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及特点 (三)能动性 自我意识的能动性不仅表现在个体能根据社会或他人的评价、态度和自己实践所反馈的信息来形成自我意识,而且还能根据自我意识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四)同一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意识一般需要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直到青年中后期才能比较稳定、成熟。虽然这种自我意识有可能因个体实践的成败和他人的评价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但到青年期以后,个体会对自己的基本认识和态度保持同一性。正因为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才会使个体表现出前后一致的心理面貌,从而使自己与他人的个性区别开来。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及特点 宙斯众神觉得人类没有真正认识自己,就派了怪兽斯芬克斯来到人间,它整天守在行人必经的路上,重复让众人回答一个问题:“什么动物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如果行人能够答对,它就放他过去,否则就把他吃掉。这样,一天一天过去,没有人答出来,所以众多行人都成了它的口中之物。终于有一天,一个叫俄狄浦斯的年轻人来到她面前,说出了这个神奇动物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到这个回答后就跳崖自杀了。 分析:众神希望人类能够真正认识自己,向人类提出质疑,也给人类设置了一个“狮身人面”的怪兽做障碍,这个故事虽然只是个传说,却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启示,我们的很多困惑,就是在于没有清醒地认识自我。 案例精选 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现象,主要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构成。 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其中,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对自身状况的反思,自我评价是对自己能力、品德、行为等方面社会价值的评估,它最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识的水平。 (一)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