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241263

川教版《生命生态安全》九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化石燃料与环境问题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16 科目:校本课程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14466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版,生命生态安全,九年级,上册,第十三,化石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川教版《生命生态安全》九年级 教学设计 课题 第十三课化石燃料与环境问题 单元 三 学科 生命·生态·安全 年级 九 学习目标 1.了解三种主要的化石燃料。2.了解化石燃料的开发利用过程,以及需要解决的环境污染和大气温室效应问题。3.培养珍惜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 了解化石燃料的开发利用过程,以及需要解决的环境污染和大气温室效应问题。 难点 了解化石燃料的开发利用过程,以及需要解决的环境污染和大气温室效应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这两张图片,可以发现,煤的燃烧可以让我们做饭取暖,汽油的燃烧可以为我们提供汽车的动力,因此,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燃料的燃烧给我们带来的能量,但是这些燃料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这些燃料燃烧还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来源。全球变暖对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解决好能源问题,还应关注这些燃料的使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这些燃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化石燃料,现在我们一起学习化石燃料与环境问题,板书课题。 观看图片并讨论 通过观看能源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与本课题相关的话题,启发学生,为后文铺垫。 讲授新课 一、三种主要的化石燃料(一)什么是化石燃料1、化石燃料是含有高能量的物质,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是由亿万年前生物的遗体演变以后逐渐形成的。2、播放《煤的开成》和《石油、天然气的形成》3、化石燃料是由一些埋藏于地下的古生物的遗体,经过长年累月的反应而形成的,这些物质的行程时间非常长,这也就意味着人们无法在短时间内创造出化石燃料,因此可以说,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4、曾有人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煤炭是工业的粮食,由此可见化石燃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会极大地促进人类的发展。5、但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会造成严重的温室效应,进而导致生态的失衡,因此很多人反对燃烧化石燃料,希望可以用更清洁的燃料来代替化石燃料。(二)煤1、人类使用煤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了。在19世纪工业革命前,煤主要被当作燃料供居民烧火煮饭和取暖。2、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火车、轮船和工厂都普遍将煤作为能源使用。煤被人们称为“工业的粮食”,广泛用于电厂发电、工厂冶炼、居民取暖等。(三)小资料要使用煤,首先必须将煤从地表或矿井中开采出来。有些煤层埋藏在地下很深的地方,或与其他物质混在一起,开采较为困难。以前,矿工们不得不使用手工工具采煤。今天,煤矿工人使用机器将煤块打碎后再送到地面,然后进行清理,去除其中的岩石、沙子等杂质。(四)石油1、石油是一种浓稠的黑色液体,是一种能源,也是宝贵的化工原料,被人们称为“工业的血液”。石油主要含碳、氢元素,还含有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经过开采、精炼后,石油变成汽油、煤油等各种燃料。2、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石化产品如塑料、油漆、药品和化妆品等,就是由原油中的提炼物所生产的。(五)小资料石油勘探新法 石油深埋于地表以下,寻找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目前,科学家用声波代替钻井来测试某一地区是否有石油。这一技术的原理是,声波在碰到障碍物后会反射回来。科学家向地下的岩层发射声波脉冲,然后测量回声返回所需的时间。返回时间的多少取决于声波脉冲是穿过液态石油,还是固态岩层。这一信息能够显示出油田的位置。但是,通过这种方法打井,每6口井中大概只有1口能开采出足够多的石油,相关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六)天然气1、天然气是由甲烷和其他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具有无色、无味、无毒的特性。天然气燃烧造成的污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