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250395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四课 让我们荡起双桨湘艺版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271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我们
  • cover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 作于 50 年代中期,它描绘了新中国的花朵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 划着小船尽情游戏,最后一句点明了主题, 表达了儿童们热爱党、 热爱新中国的真挚感情,全曲的音乐优美抒情,富于动感的节奏型(OXXX┃X XX┃)贯穿全曲,起伏的旋律层层展开,将人们引入小船荡漾、水波连绵的画镜之中;第二部分开始两个小乐句, 用了宽紧相间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用力划桨, 轻舟前驶的情景, 最后乐曲在变化再现的乐句中结束,使歌曲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有了一定的基础, 能说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也比较喜欢直观的教学手段, 本课我将利用多媒体的音像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迷人的画面、动听的旋律、 肢体动作的表现,让学生在不断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进而准确动情地学唱、表演歌曲。 三、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年龄特征,本课采用情景教学法和问题解决为主教学策略,运用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 设计问题,组织教学内容, 提出有启发性的引申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 四、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浆》歌曲, 能够用情绪饱满、 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 2. 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 热爱生活的情感, 使学生感觉到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无比幸福。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体验旋律的美感,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意境美。 2.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难点: 1. 掌握弱起乐句的演唱(及时、准确) 。 2. 通过演唱歌曲,感受经典歌曲带给我的丰富情感体验。 六、教具准备:课件、钢琴、船形座位排列。 七、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师生用歌声互相问好! (二)新课导入: 1. 谈话导入: 2. 欣赏:播放故事片里的歌曲演唱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欣赏原声演唱,感受优美的风景和歌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揭示课题: 4. 作品及作者简介:歌曲创作于 50 年代中期。词作者乔羽是中国音乐文协主席,著名词作家。曲作者刘炽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 (三)感受体验 1. 用《让我们荡起双浆》作为音乐背景,教师讲述“音乐小故事”———歌曲是怎样写成的。 2. 教师范唱,学生感受。 ( 四)新歌学习 1. 跟琴视唱旋律———注意唱准音高、弱起、附点、连音。 2. 学生随音乐律动,体会微波摇曳、荡舟湖面的感觉。 3.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 随录音范唱,张口默唱歌曲。 5. 跟琴学唱第一声部。 方法:教唱法与听唱法及随琴跟唱法。在较熟的基础上按谱填唱歌词。 6. 完整演唱第一声部。注意弱起句的演唱。 7. 引导学生用有强弱变化的声音演唱。 方法:(1)学生随琴在空中“比划”出旋律线。 (2)老师指挥学生唱出变化。 8. 情感启发,注意气息的运用。 注意:第一段与第二段的演唱情绪上的对比演唱。 (第一段情绪欢快活泼;第二段情绪热情、激动;第三段情绪要从叙述到欢快活泼) 。 9. 再次完整演唱歌曲第一声部。 ( 五)巩固练习: 1. 竞赛唱。 分男女生唱、分小组唱、个人组对唱等形式。 2. 跟伴奏带唱 教师指挥, 要求唱得优美、动听、充满热情和自豪的感觉,启发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 3. 表演唱 由于学生座位排练是船的形状,因此,跟随录音,手做划桨动作,启发学生想象在湖面上划船的情景,创造性的表演, 活跃气氛,使音乐课堂进入高潮。 ( 六)课堂小结。 ( 七)下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