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文艺-出卷网-九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时 《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使学生体会家的乐趣,家的温暖。 2.让学生学会正确理解歌曲情绪,用明亮活泼轻松的歌声来演唱,并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3.通过对作者及演唱者的了解,了解台湾校园民谣。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歌曲,它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歌曲为二段体结构。歌曲第一部分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第二乐段漫步走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抒发了对美丽家园的赞美之情。所以重点在对歌曲的意境的表现上面,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来演绎歌曲。 教学重难点: 1.能流畅、完整地有感情演唱歌曲。 2.唱准歌曲中带有切分节奏的音。 3.创作实践配合默契。 教学准备: 电钢琴、多媒体设备、打击乐器(部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采用听唱和识谱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放歌曲《幸福拍手歌》,带领同学一起跟随歌曲做节奏律动,导入本课的学习。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澎湖湾在哪吗? 澎湖湾位于台湾海峡中流,的澎湖列岛,属于台湾省的澎湖县。(大屏幻灯展示) 二、聆听感受: 1.初听感受:说说歌曲的情绪。 2.再听感受: 你知道歌曲的原唱是谁吗?(台湾歌手:潘安邦)下面我们听听他的演唱。 师:说说歌曲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师介绍:这是台湾作曲家叶家修为潘安邦写的歌,潘安邦小时候跟外婆一起生活在美丽的澎湖边,他对自己外婆和可爱的家园和有着深厚的感情。 4.师:我相信现在大家都已经跃跃欲试,想来亲自演唱一下这首歌曲了是吧?现在请大家把书翻到第39页,让我们跟着潘安邦一起轻轻唱。 三、学习歌曲 1.划分乐段 师:通过刚才的演唱,你能为歌曲划分一下乐段吗?为什么这样划分?(第一乐段从低音区进入,曲调平稳,是在讲述故事。第二乐段旋律变得舒展而富于变化,是在抒发感情。) 2.刚刚我们已经跟着音乐哼唱了一次,现在请看到曲调,我们来轻声唱唱曲调。请大家注意歌唱的姿态。(身体坐直,口腔打开,面带微笑) (识谱是对学生歌唱能力的培养) 3.学生把自己认为比较难的地方提出来单独练习。 师:现在请把你认为不好唱的地方找出来我们一起来唱唱。(学生自己找出难点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 5.完整地演唱曲调。同时注意歌唱的状态:张大嘴巴,声音音量适中,自然的发音,并且带着轻松、清新的感觉来演唱 6.填唱歌词 7.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想象那美丽的画面,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来演唱) 8.质疑问难:你还有哪些问题? 四、表现歌曲 1.变换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2.加入节奏(杯子舞) 3.加入打击乐器、节奏为歌曲伴奏。 五、拓展部分 小结:《外婆的澎湖湾》是一首校园民谣,叶佳修是台湾校园民谣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很多作品广为流传。如《乡间的小路》、《垄上行》、《赤足走在田埂上》等。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校园民谣,并学会其中的一首,我们来开个民谣演唱会,在歌声中回归自然,感受自然。最后,让我们和潘安邦一起演唱《外婆的澎湖湾》。(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中国流行乐坛,对流行音乐的历史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无论是欣赏还是演唱都有了进一步的收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