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442055

花城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游击队之歌 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5-09-24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186900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花城,八年级,下册,音乐,游击队,之歌
  • cover
(课件网) 你能说说影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 抗日战争时期 XX | XX XX X X XX | XX X X X X X. X X A: 4/4 XX X XX X | XXX XX X. X X | B: 4/4 P f 弱起或弱起小节 歌(乐)曲或歌(乐)曲中的某一段由弱拍或强拍的弱位置开始的,叫做弱起。弱起的小节就叫弱起小节,或称不完全小节。 弱起节奏 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 5 5 |1 1 2 2 3 2 3 4|3 1 2 1 7 6 7. 6 5 33 3 2 2 2 ∣323 2 1 7. 6 5 . . . . . . . . . . 思考: 1.这首歌曲给你的整体感受是什么?歌曲描绘了什么?展现了游击队战士什么 样的形象? 这首歌描绘了游击健儿生活艰苦,英勇善战。展现游击队员机智灵活、坚定勇敢的英雄形象,表现了革命战士昂扬斗志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活泼轻快、充满活力 判断歌曲的节拍、节奏、旋律、风格 节拍: 节奏: 旋律: 风格: A. 缓慢 B. 欢快活泼 C. 4/4 C. 快板 A. 沉重悲伤 B. 抒情悠扬 C. 轻快流畅 A. 山歌小调 B. 进行曲 C. 小夜曲 A. 2/4 B. 3/4 小结: 《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 可以将歌曲划分为几个乐段? 讨论: 歌曲分A段(第1—8小节)和B段(9—16小节)两个乐段 A B A B 找一找,唱一唱: 1、请找出相同的乐句, B段第二乐句与A段的第几乐句基本相似? B段第二乐句再现A段的第二乐句,所以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 比一比,唱一唱 33 3 22 2∣323 21 7.6 5∣33 3 66 6∣222 3#4 5 比较:3 4 5 ,3 #4 5 222 3#4 5 可唱成:555 6 7 i 讨论: 1、 如果请你表演游击队夜间伏击、奋勇前进、欢庆胜利等战斗生活,,从速度和力度强弱方面考虑,配哪一种处理方法你认为最合理? 夜间伏击: 奋勇前进: 欢庆胜利: 轻快而有力 快而强的力度 中速情绪要饱满 2、歌曲A、B乐段间情绪和力度,我们应该如何演唱才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深刻内涵? (1)A段表现游击战士勇敢机智,灵活善战,力度可弱些,但声音要轻巧、有弹性 (2)B段表现游击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有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力度可以稍微强些,应该带着一种坚定有力、充满必胜的信心来演唱。 唱一唱,说一说: 贺绿汀简介 贺绿汀(1903—1999)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湖南邵阳东乡人。1931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从黄自学习理论作曲。1934年,以《牧童短笛》、《摇篮曲》两首钢琴曲荣获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的头等奖和名誉二等奖。1943年到延安筹建中央管弦乐团。后任华北文工团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 其代表作有:歌曲、合唱曲《游击队歌》《垦春泥》、《嘉陵江上》;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管弦乐曲《晚会》、《森吉德玛》;电影音乐《风云儿女》、《马路天使》等。此外,还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等学术著作。 《游击队歌》作于1937年年底。当时,作者在救亡演剧一队工作。写此歌时,住在山西临汾八路军办事处。首次演出时,受到八路军总司令部高级将领的热烈欢迎。随后便流传到全国各地。歌曲初刊于1938年5月出版的《自由中国》第二号。同年夏天,在武汉改编为四部合唱。1942年拍摄的影片《自由中国》,曾用此歌作插曲。此外,曾为大型纪录片《华北是我们的》作配乐。1964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用它作重要素材。至今,这首歌仍保持着久唱不衰的魅力。 创作背景 岁月的长河流淌着许多难忘的旋律,它们讲述着历史,记载着过去。请同学们回去之后查找一下反映抗日战争的一些小故事和相关的音乐作品,下节课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