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52444

2023年中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练习:专题十四 考点35 动物的行为(A卷)

日期:2024-06-0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1638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考点,行为,动物,十四,专题,2023年
  • cover
专题十四 考点35 动物的行为(A卷) 1.“生物钟”现象其实是一种节律行为,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节律行为的是( ) A.蜘蛛结网 B.蜜蜂采蜜 C.金鸡报晓 D.飞蛾扑火 2.如图所示,狗常常走一段路就排一点尿。这种行为是( ) A.领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社群行为 3.动物学家拍摄鸟筑巢过程,并记录鸟类行为。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推测法 D.调查法 4.下列哪种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 A. 马戏团的小猴骑车 B. 大山雀偷饮牛奶 C. 幼兔出生后便寻找奶头 D. 蚯蚓走迷宫 5.人类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不包括( ) A.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动物 B.控制对人类有害的动物 C.利用动物进行各种实验 D.使人和动物在生物圈中和谐发展 6.达乌里寒鸦吃完塑料盘中的米饭后,模仿人类把塑料盘叼到垃圾桶中。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达乌里寒鸦的这种行为属于( ) A.取食行为 B.学习行为 C.先天性行为 D.防御行为 7.震旦鸦雀被称为“鸟中大熊猫”。其雏鸟不会主动觅食,先由亲鸟喂养,再转变为亲鸟搜寻食物、雏鸟啄取,最终雏鸟才能像亲鸟一样用坚硬的喙敲打芦苇秆,捉出里面的虫子。震旦鸦雀的捕食行为( ) A.属于学习行为 B.是生来就具有的 C.完全由遗传物质决定 D.不受环境影响 8.在“小鼠走迷宫”和“蚯蚓走T形迷宫”的实验中,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明显较少,这说明( ) A.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 B.动物越高等,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D.以上三项说法都对 9.狒狒群中有首领、有分工.这是下列哪种行为的主要特征( ) A.攻击行为 B.社会行为 C.繁殖行为 D.防御行为 10. “人多力量大”是动物的社会行为对此作了最好的诠释.动物的社会行为不包括( ) A.蜜蜂成员的分工合作 B.两性识别 C.狒狒的等级制度 D.狼的群体生活 11.用性引诱剂杀灭农业害虫是利用了( ) A.昆虫的取食行为 B.昆虫之间的通讯 C.昆虫的学习行为 D.昆虫的迁徙行为 12.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可以起传递信息作用的是( ) ①动作 ②声音 ③气味 ④性外激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13.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动物的行为就是指动物的运动和鸣叫 D.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与遗传物质无关 14.观察如图中几种动物的行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标号①属于_____行为,此行为对维持动物个体的_____和种群的_____是十分重要的。 (2)标号④属于_____行为。 (3)标号_____的行为与“雌、雄蛙抱对”的行为相同。 (4)大雁飞行时,在头雁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秩序井然,这表明大雁有_____行为。 (5)动物多种多样的行为是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的_____表现,这种表现是_____的结果。 15.生物小组的同学对桑蚕的取食行为很感兴趣。以下是他们设计实验方案时的对话,请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思维。 (1)针对同学们讨论的“桑蚕的取食属于哪一种行为?”的问题,图中_____同学的行为属于作出假设,这位同学的假设是根据_____作出的。 (2)乙、丙两位同学提出的方法能更规范地获得科学证据。乙同学的目的是_____。 (3)丙同学遵循了_____原则。 (4)如果实验结果如丁同学所述,那么桑蚕的取食行为就是由_____决定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 A 、蜘蛛结网属于捕食行为。 B、蜜蜂采蜜是取食行为; C、金鸡报晓是随着地球、月亮的周期性变化、有节律的行为,即昼夜节律。 D、飞蛾扑火描述的是昆虫的趋光性,不属于节律行为。 故选: C 。 2.答案:A 解析:A、领域行为是动物为了自己的生活环境等而占领地域的行为。B、防御行为是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